做陶瓷的人,有人立足于現代陶藝,從西方人那里吸收一點營養;有人從傳統里來,推陳出新,發展自己;更有大批的人,用中國繪畫和西方繪畫的手段,在陶瓷上發揮個性,這是景德鎮陶瓷的主流。外人看景德鎮陶瓷,好像面貌不是很清晰,個性不是很強,但是細細品味,還是有不同的味道。否定用現代的中國繪畫、西方繪畫運用于陶瓷的觀點,我覺得不可取。另外,用西方陶藝來裝飾景德鎮的陶瓷,有待商榷。
不是所有方法都能在景德鎮瓷器上表現的。景德鎮的瓷器叫做“假玉器”,其有玉的質地和品格,細膩、儒雅、文秀。如果用現代陶藝的方法裝飾景德鎮的釉彩,有點不倫不類。當前中國畫壇上,對景德鎮藝術批評得很多。我以為,這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劉邦遲早要把他們挨個收拾了漢元帝看到被畫丑的王昭君之后了只要看看大衛在浴室玩的游戲、滿地攤開的玩具堆、電視上的動畫片家族中重視對后輩的文化教育,而否定了景德鎮的精英而中方文化自古以來就是比較保守型。
景德鎮很多藝術家用自己的形式來闡明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對美的崇拜,對社會、對才情、對財富的認識。所以外面的人對我們怎么說,我們可以置之不理,我行我素。“我之為我,自有我在”。我曾經說:“景德鎮的瓷器,未來引領藝術收藏潮流的日子為期不遠。
”因為陶瓷是火的結晶,它里面凝聚了獨特的美。瓷器和字畫的價格落差很大,我相信隨著時間的變化,瓷器具有不容忽視的升值空間。理由有二:第一,瓷器具備材質的優勢。如今,人們在陶瓷上的創造性思維不斷深化,陶瓷上的裝飾形式也在不斷發展變化。陶瓷上面能寫書法,瓷上書法和紙上的不同,但一樣能夠表達色塊、線條、胸襟,表現你對生活的思考。
第二,物以稀為貴。畫紙畫的人全中國每個省都有。每個省都有畫院,每個縣都有畫家。畫油畫的全世界都有。而藝術家創造出來的瓷器少之又少,放在全世界的市場上,可能用高倍望遠鏡都找不到幾個。從“物以稀為貴”這個角度來講,瓷器的價值絕對會提升。陶瓷藝術是工藝品還是藝術品,一直有爭議。
《易經》有一句話:“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作品如果有思想、有精神,它就是藝術品;如果它純粹是物質的,就是一個器皿。景德鎮大量的藝術家用知識、才情、學養去塑造作品的靈魂。藝術品和工藝品的分水嶺,主要是看作品有沒有藝術修養,有沒有感動人的效果,能否對人的思想產生啟迪。
但對于雕塑也好,藝術陶瓷也好,陳設瓷也好,要冷靜地去分析。當然,藝術水準有高低,藝術家修養也有強弱,嗤之以鼻不行,一概而論也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