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城市雕塑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應邀來到南昌,為我市城市雕塑“把脈”,并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作為上世紀80年代中國雕塑藝術開放后成長起來的中國青年一代雕塑家的優秀代表,吳為山的雕塑藝術具有濃郁的中國特色,遙接了中國古代雕塑大氣磅礴、暢神寫意的東方美學傳統。
“雕塑不僅是藝術,還飽含著哲學、歷史乃至整個人文科學。”吳為山表示,城市雕塑可謂城市之魂的象征,一座好的城市雕塑往往是一個城市氣質與內涵的點睛之筆。作為城市風格與文化品位的藝術載體,城市雕塑不僅有藝術的審美功能,還有教化功能。遺憾的是,如今進入很多城市,甚至農村,面前聳立的都是面目雷同、含義不清的抽象派雕塑,讓人看后頓生不倫不類之感。“現在最為關鍵的一點,是要建立我們民族的、時代的精神標領,建立中國城雕的價值體系,從而引導城雕科學發展。
在城市雕塑中,要倡導中國精神、中國氣派、時代風格。”吳為山如是說。“各地城市雕塑應該根據自己的城市特色進行創作,不能盲目跟風。”已經來過南昌七八次的吳為山,對南昌的歷史文化有著深刻的了解。他說:“南昌是八一軍旗升起的地方,有著了不起的紅色文化。但是除此以外,南昌的其他人文資源也非常豐富,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眾多歷史文化名人,這些都為城市雕塑提供了豐富的題材。”“城市雕塑應該是有精神的,應該是有文化積淀和內涵的作品。
好的城市雕塑既要題材有親和力,又要保證藝術水準以及與環境的協調,表現方法上既要一目了然,又要回味無窮。”吳為山提出,要建設好的城市雕塑,必須做好城市文化定位、空間場地劃分、時間實施計劃三個必要方面的規劃。“隨著南昌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城市面貌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改變,越來越美觀壯麗,越來越有現代化大都市的氣息,城市雕塑方面還有待于更多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的精品出現。”吳為山透露,目前我市已著手打造一座南昌雕塑藝術博覽園,他將擔任該藝術博覽園的創作藝術主持,并親手為我市的部分歷史文化名人塑像。
此外,今后南昌計劃每年舉辦“中國雕塑節”,為全國雕塑家打造一個藝術交流的平臺。“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南昌必將成為遠近聞名的雕塑之都、文化之都。”吳為山如是說。“從事雕塑藝術能表達我的心聲。在創作過程中,我能充分享受到快樂。
”吳為山說,“城市雕塑所含蘊的人文價值是其最珍貴之處。我的作品表達的是健康、高尚的精神追求,讓觀眾同樣能感到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讓他人覺得快樂,我自己也能從中找到快樂。”談到未來的打算,吳為山說了四個字:“走向世界”。他告訴記者,想通過不斷地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世界級的雕塑藝術大師,讓西方國家更多地了解到中國現代雕塑文化,從而更加尊重我們的文化,讓中國城市雕塑聳立于世界文化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