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藝術在當今藝術品市場上已經成為一個熱點,2005年紐約洛克菲勒中心舉行的紐約佳士得“印象派和現代派藝術拍賣會”上,雕塑大師布朗庫西的《空中飛鳥》以2745萬美元成交,創下當時世界雕塑作品的最高紀錄。海外拍賣市場的中國雕塑作品也受到收藏家們的關注,在2005年的蘇富比拍賣會上,蔡志松的《故國·風1號》青銅版第九件以6萬港元成交價創下當時大陸雕塑家有史以來在國際拍賣市場上的最高紀錄,不久前舉行的菲利普倫敦拍賣會上,岳敏君的青銅雕塑《現代兵馬俑之六》拍出了34萬美元的好成績。
根據對全球主要雕塑拍賣市場的統計,到2007年,雕塑作品的價格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過去的15年里漲了100%。眾多雕塑家的作品開始突破百萬美元大關,全球最高的雕塑作品拍賣紀錄更是在數年內被屢次刷新,無論成交額還是成交量,國際雕塑市場都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雕塑的潛在藝術價值一直沒能被市場所挖掘,雕塑作品所特有的立體物性和永恒特征是其他門類的藝術品所不能比擬和取代的,通過不同的材質和處理方法使作品擁有不同的視覺和觸覺效果以及真實的空間感,使雕塑的藝術表現力豐富而真切;
使用不同材料創作的雕塑作品普遍擁有易于保存的永恒特性,作為經常被用來塑造紀念主題的雕塑藝術品,能夠長久保存是這一藝術門類的現實特色和優點。雕塑的這兩個特性決定了其極高的藝術價值。遺憾的是市場的不夠完備和保守的收藏觀念,掩蓋了雕塑的藝術光芒,造成了現今雕塑藝術“有價值、無價格”的狀況。目前的藝術品拍賣市場中,繪畫領域已經接近飽和,雕塑市場的冷僻和低價位形成了一定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會。利用這個機會,展示雕塑的藝術價值,是改變雕塑市場“有價值、無價格”現狀的契機,這需要增大雕塑的藝術品市場的份額。
只有大幅調整雕塑在藝術品市場的占有空間,才能夠將雕塑真正的藝術價值展示和傳播開來??上驳氖?,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在6月28日將舉行的2008春拍,推出了國內首個當代雕塑作品專場,已經引起了收藏家和雕塑界的極大關注。
雕塑家們欣喜地認為,以古代書畫及文房用品獨擅勝場的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拓展眼界,解放思想,將當代藝術特別是雕塑作品納入自己的業務,對推動雕塑藝術的發展功莫大焉。據悉,此次春拍上令人矚目的作品包括向京的鑄銅《初戀的女孩》,展望的不銹鋼《假山石》,魏小明的青銅《捕風》,蔡志松的樹脂、銅板、銅線《故國頌》、曾成鋼的鑄銅梁山泊好漢系列等,可以說每一件都是精品力作,體現了雕塑家最近的藝術探索和對材料的大膽運用。
特別是展望與向京這兩位藝術家,目前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迅速躥升,作品也相當難求,想必通過此次拍賣會帶動這個門類藝術品的重新估值。有趣的是,此次春拍還推出了徐冰的一件新英文書法冊,它是像模像樣的一件冊頁,類似《淳化閣帖》,表面上是教人寫書法,但實際上都是由英文組成的方塊字,外人很難讀懂。但中英文經過他的神奇結合與解讀,產生了奇妙的藝術效果。
它的意義就在于讓人們看到中西文化交融的巨大可行性。這是徐冰這位很有爭議的國際藝術家難得在國內藝術市場亮相,必定會激起大家的積極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