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鴻飛,廣東陽江人,生于1963年,1990年畢業于廣州美術學院,現為廣州雕塑院院長、國家一級美術師,以“肥女人”系列雕塑作品聞名海內外。去年,他曾帶“肥女人”在悉尼、墨爾本等世界名城巡回辦個展。這個瘦小的中國雕塑家,之所以廣為人識,很大程度得歸功于他的“肥女人”。特別是這幾年,他大膽地把“肥女人”變成“翡女人”,讓原本平靜的本土雕塑之湖,泛起陣陣漣漪。
許鴻飛似乎更出名了,隨之而來的卻是業界的各種罵聲———“博出位”、“沒深度”、“只懂賺錢”。人們很難理解,這個“體制內”的雕塑家,仍舊我行我素,頻頻高調辦展。上周五,許鴻飛獲頒文化部“2013年度文化部優秀專家”,成為廣州唯一當選代表。即便是在官方安排的媒體見面會上,他依然要面對質疑聲。5日,媒體見面會在許鴻飛的石磨坊里進行。剛步入此地,以為進了工廠,幾名技工正蹲在門口敲打著大塊“肥女人”鑄銅,打磨機發出刺耳的聲音。
這批雕塑作品將于9日前空運至法國巴黎,在盧浮宮展出。走進石磨坊,池塘、植物、紅酒瓶、石磨茶臺。50歲的許鴻飛靠在椅子上:一字胡須、叼著煙斗、西裝筆挺、全身名牌。有媒體曾經形容,許鴻飛不善言談。采訪現場,有記者問他,已經這么出名了,為什么還到處辦個展。他想了想說,“我沒有什么想法,也沒有什么目的”。在回答好幾個問題時,他都重復這句話。
然而,當采訪結束,私下聊天之時,許鴻飛會變得侃侃而談,講述他一場又一場的世界展覽。他曾說,當初如果不做雕塑,可能最適合的是“棟篤笑”?!拔易钆略诖蟊娒媲爸v話,尤其是官話、客套話。但和相熟的人,我可以說一整天笑話。
”許鴻飛身邊的工作人員,常常拿他2年前拍的紀錄片中一幕進行調侃。鏡頭中,許鴻飛的雕塑技工們正圍著一座即將完工的作品激烈爭吵,許覺得雕塑有一塊瑕疵,不能用,而工人們則覺得時間緊張,作品已成型,沒有任何改變的余地。工人都反問許,“你想怎么辦?”許一聲不響就拿起身邊的錘子,直接將雕塑砸成碎片。也許這部紀錄片有夸張和渲染的成分,但工作人員們回憶,類似的砸碎成品的場景是真實出現過的。
這就是許鴻飛對藝術的態度。去年,許鴻飛帶著他18尊“肥女人”,展開了浩蕩的世界巡回展。近50人的隨團,入住酒店都掛上歡迎橫幅。為了拍好巡展的紀錄片,他還租飛機、游艇,像拍國際大片那樣。于是,有評論家說許鴻飛善于炒作,只懂賺錢?!澳阏J為用這種方式辦個人展覽,能獲得什么呢?其實什么也沒拿到,反而是在不停地投入!”他舉例說,在本周即將開幕的巴黎盧浮宮展預算中,除去運輸、過關、安保和工作人員的工資支出,每天的參展成本就超過100萬元人民幣。
所有的費用,都由他個人承擔?!斑@樣高的成本,如果沒有真正的藝術,即使再有錢,敢如此炒作嗎?炒一兩次可能行,三次、四次呢?”許鴻飛說,10多年前,他已開始將作品推出市場?!爱敃r的價格并不高,到現在有一個穩步提升的過程”。因此,他要不停地進步不停地突破,要對得起收藏擁有他作品的人。有人問過他,寧愿作品被賣出高價,還是被博物館收藏。他的想法是,“雕塑家的理想當然是作品被博物館收藏,但不能坐在家里等博物館收藏,平時還得做事,還要運作”。
許鴻飛甚至認為,藝術家首先得有經濟實力,才能在女兒的成長道路上給予自由與鼓勵地追求藝術?!昂芏嗳艘驗榻涃M原因,不能獨立辦個展,必須要向政府申請基金,或是依附于某個畫廊,這樣多多少少會受到限制和束縛。藝術應該是他總是站在國家整個醫藥戰略的高度的儒家追求的儉以養德與馬克思追求的自由時間相通,沒有資金哪里能行”。身為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屬于“體制內”的雕塑家。但從另一個角度看,許鴻飛與許多“體制內”的雕塑家不同,很少出席政府活動,參與官方項目,參加國內評獎。
當初為何會當上雕塑院院長?許鴻飛解釋,是為了“爭一口氣”才去競聘的。當時,雕塑院希望引入新的觀念和模式搞活經濟?!捌鋵?,我最怕開大會,尤其是帶著官腔講話,一直很猶豫?!碑敃r廣州雕塑院的老領導找過許鴻飛談話,說很多人對他不服,只會忙著掙錢。“我聽了,態度馬上強硬起來,說一定要當好副院長給他們看看,看到底我行不行?!庇谑?,他順利當上副院長,到現在已是院長。當初,黃永玉是第一個反對他當雕塑院院長的。黃永玉說,當了一把手,就沒那么多個人時間支配了。
如今看來,許鴻飛并沒有因為當了院長,就“綁手綁腳”。他開著自己的寶馬,在私人工作室里創作自己的“肥女人”。有人公開批評,看了他的“肥女人”,一笑就過去了,作品缺乏深度和思考。他說,快樂是藝術需要表達的,很多人以為這樣就不夠深度,其實大家都扮深沉,導致“假、大、空”泛濫,現在很多展覽都看不懂。有記者很“嚴肅”地問他,藝術是什么?他的回答是,“藝術就是玩?!贝汗澘斓搅?,政府部門向許鴻飛提出,希望將他的“肥女人”雕塑放在新年花市中,主打展出。
他們提出,要撥給許3萬多元經費,再派幾個安保人員,24小時守護雕塑。他調侃,“光是一件大型雕塑的運輸費就得7000多元,政府給予的資金支持,畢竟有限”。然而,無論政府是否出資支持,他都樂意參與新年花市的展覽。
“我希望自己的作品是接地氣的,有本土情調的”。去年,當許鴻飛的“肥女人”遠赴悉尼、西西里、托斯卡納,許多當地人多被那些可愛、自信、幸福的肥女人所感染,紛紛模仿雕像的動作拍照。通過他的雕塑,一些外國人也改變了對中國的陳舊印象?!八麄兒荏@訝,中國的藝術不是嚴肅、保守、沒有笑容的嗎,怎么可以這樣。他們更想不到,創作‘肥女人’的藝術家來自廣州”。
許鴻飛說,不少外國人聽說過北京、上海、香港,但對于廣州還是陌生的。他常常用“香港的旁邊”來介紹廣州。“看我的作品,他們也許會想象,廣州是個漂亮的地方”。許鴻飛即將在巴黎羅浮宮舉辦的個展,主題名為《花落嶺南》,縫紉機、自行車等一些嶺南生活元素,都將融入其中。他希望,讓雕塑更親近、更輕松,成為一座城市的個性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