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上海藝術博覽會將于11月16日至20日在上海世貿商城舉行。目前上海藝博會已成為亞洲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藝術品交易會,被上海市民稱為“藝術大賣場”。不少人說:“到這里來與大師親密接觸,感受一下藝術氛圍;眼光好的話,還能淘到不少寶貝。”今年,主辦方更是提出了“投資藝術就是儲蓄未來”的主題口號。但面對數千件讓人眼花繚亂的藝術品,如何淘寶,成為眾多普通收藏者關注的話題。
欣賞頂尖藝術品今年上海藝博會確定參展的數千件作品中,僅價值超過1000萬人民幣的頂級作品就不下5件。不僅有傅抱石的《東山報捷圖》和陳逸飛的《玉堂春暖》,還有張大千的青綠山水巨作《碧嶂白云圖》,此外曾在一年內創下1900萬歐元驚人拍賣成績的藝術家達米恩·赫斯特也有代表作參展。如此多的千萬元巨作參展,讓人大飽眼福。其實,藝術品投資,越是頂級的回報越大。
例如1980年,齊白石作品價格僅在人民幣5千元以內,2000年已超過10萬元,整整上漲了20倍。再如劉小東的作品《兒子》,2000年以15.4萬元成交,2005年中國嘉德秋拍時以198萬元高價拍出,5年增值了10倍多。1999年張曉剛作品價格僅為1萬美元左右,但在今年3月紐約蘇富比春拍中,他的作品拍出了98萬美元的天價。
好畫家、好作品是藝術品收藏中一條永恒的真理。但對于已處于絕對高價位的藝術品,大部分人就只有欣賞了。甚至連帶來這些頂級作品的畫廊也表示,這些作品只是為了展示實力,展比賣更重要。尋覓“潛力股”雖然高價藝術品難得,但在藝博會還是可以去發掘一些潛力股,比如目前價位還不是很高、又有學術價值的中青年畫家。首次列入藝博會正式項目,由全國10位著名美術評論家當評委的“藝博會青年藝術家推介展”,自然成為一大亮點。今年參展畫廊共有123家,其中國外著名畫廊就有61家,占了近50%。
包括美國伊曼紐爾、摩納哥MAISON、法國馬克海姆等畫廊“巨鱷”。記者注意到,有不少畫廊與藏家一樣,也在致力于發掘這樣的潛力畫家。比如在本屆藝博會上包下了三個展位的韓國木林畫廊,在選擇簽約畫家時非常苛刻。畫廊負責人樸蓮花說,畫廊收藏和展出的每一幅作品,都要通過一個由著名美術評論家和教授組成的藝術評審團嚴格評審后才決定,考察標準就是看該畫家是否擁有學術性和收藏價值。此次該畫廊帶來了韓國著名畫家李錠雄的作品,此人筆法絕妙,善用明暗對比,表現一種如韓劇所特有的那種唯美。
評審團專家甚至預言,這將是一個能進入韓國美術史的畫家。而另外主推的中國畫家劉紹昆、白羽平和范勃等,也都是在學術性上十分有追求的中青年畫家。普通藏家最好能找一家與自己眼光相近,又值得信賴的畫廊作為顧問,這樣較容易買到自己喜歡又有升值空間的原創作品。獨特眼光選冷門除了尋覓書畫潛力股外,還可以關注那些收藏中的冷門。
比如雕塑,雖然名家雕塑價錢不菲,但本次藝博會上有不少國內外新秀們的雕塑值得關注。還有無數新奇的藝術作品將亮相,比如一個意大利畫廊帶來了一組彩色玻璃雕塑,還有的藝術公司推出了瓷板上的油畫等等,這些新鮮玩意兒,如果眼光獨特,都是不錯的收藏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