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濤的《詩書畫聯璧卷》是近年來拍賣市場可見的石濤作品中的佼佼者,專家有專文論述此件作品,在文中評價“凡是研究石濤的人,不可不看這件作品,也不可不提這件作品”。該卷將于11月9日在雍和嘉誠拍賣公司亮相。近日,記者采訪了中國國際書畫協會研究員許麗,她向大家介紹了石濤的這幅作品。世間僅存3件在中國繪畫史上,石濤一直是藝術界熱烈討論的人物。
他的身世、思想和藝術的曲折歷程,有如神龍見首不見尾,不但人奇、事奇,而且畫奇、書奇、詩亦奇。作為乾隆時期丹青水墨大家,石濤的代表作《詩書畫聯璧卷》是十余年來坊間所見石濤的又一件珍品,堪稱巨跡。與此圖相仿者,目前僅上海博物館所收藏的《書畫卷》和故宮博物院所收藏的石濤《雙清閣圖》。石濤的《詩書畫聯璧卷》之所以稱為巨跡,一是幅面比較大;
二是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是石濤一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对姇嬄撹稻怼窞榍爱嫼髸暮涎b。紙本,淡著色,縱28.5厘米,橫75厘米。書則為自書詩稿,金箋紙,縱31厘米,橫303.5厘米。此卷圖中,依山面水畫院落一座,四周樹木蔥蘢。之后題七律一首并跋云:“溪老友吳兼山先生,須眉照世,宛然丘壑風流。追敘當年,又覺襟期如昨。筆硯間不替少年戔小也,一笑。
清湘弟大滌子若極拜耕心草堂?!弊髡邆魇澜洑v石濤,明藩靖江王朱守謙后裔,朱亨嘉子。石濤是明清時期最富有創造性的杰出畫家。摹古派的領袖人物王原祁評曰:“海內丹青家不能盡識,而大江以南,當推石濤為第一。”石濤是明代皇族,剛滿10歲時即遭國破家亡之痛,削發為僧,改名石濤。他因逃避兵禍,四處流浪,得以遍游名山大川,飽覽“五老”、“三疊”之勝。至康熙朝,畫名已傳揚四海??滴跄涎矔r,曾兩次在揚州接駕,并奉獻《海晏河清圖》,晚年與上層人物交往密切。
石濤晚年作品相當豐富。1707年7月,石濤畫了《設色山水冊》,自此之后石濤畫跡不再出現。這一年秋冬之際,石濤走完了他的一生。石濤作畫構圖新奇。無論是黃山云煙,江南水墨,還是懸崖峭壁,枯樹寒鴉,或平遠、深遠、高遠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寫之景傳達深邃之境。與故宮博物院藏《雙清閣圖》比較,《詩書畫聯璧卷》與其構圖布局基本相同,院落結構大體相似。
所不同者,《雙清閣圖》是石濤為吳蓼汀畫的,采用中距離取景,故前面水邊看到有亭子和石頭土坡,沒有畫鶴;而此圖似乎是有意把院落鏡頭拉近,故所見建筑物更多,雖然不見亭子,但有青松代替。那么,兩幅作品是否畫的同一個地點,受畫者是否同一個人?根據前述繪畫部分,如果吳蓼汀、吳兼山可以進一步證實或為同一人,或為兄弟關系,那么此圖可命名為《雙清閣圖》第二本,據故宮博物院專家楊新推測,在同一地點為同一人畫同一住宅而前后不同已有先例。如果此推斷合理,那么《雙清閣圖》在前,根據《詩書畫聯璧卷》中石濤跋語,此卷應是其晚年的作品。
此卷書詩共計有28首,根據詩的內容,可知是他1693年從北京歸揚州途次天津時所書。所以,這一卷詩稿是研究石濤的行蹤、交友、思想變化最重要的第一手資料。估價超2200萬歷代石濤贗品經久不絕,但大多技藝低劣。在現今藝術市場中已不可能出現石濤精品,不是一般之作就是臨品,但價格也不算低。
1990年11月佳士得曾在紐約拍賣過兩幅石濤作品,一為六開《書畫冊》,賣到5萬美元,另一幅是《臨流獨嘯》軸,賣到2.6萬美元。根據故宮博物院和國家博物館相關專家鑒定,《詩書畫聯璧卷》估價將超2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