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墨丹心——向黨的十七大獻禮全國美術書法精品展”今天將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落下帷幕。記者在展覽現場了解到,為期8天的展覽受到各方群眾的歡迎,引起強烈反響。很多觀眾表示,欣賞了這么多的精品力作,一方面對中國當代書畫藝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但更重要的是,通過書畫作品的內容,對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更加崇敬,對共和國的輝煌成就充滿驕傲和自豪。翰墨丹心·業內評價從11日開幕到昨天,“翰墨丹心”展覽現場每天都迎來不少的參觀者,雖然年齡身份不同,但都對展出的書畫作品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記者在現場看到,這些人中年齡大的已是白發蒼蒼,年紀小的只有十幾歲。他們有的彎腰湊近畫作仔細觀看,有的原本不認識,但三五成群地湊到一起小聲地點評著藝術家的作品。大尺寸作品給觀眾帶來震撼中國美協展覽部主任杜軍認為,展覽引起強烈社會反響原因很多,“這次的展覽是中國文聯、中國美協和中國書協為迎接十七大的獻禮展出,組織的都是來自全國的知名以及有創作實力的書畫家的精品力作,自然吸引不少關注。”杜軍表示,“這次展覽的一大特點就是書畫作品的尺幅都非常大,比如王明明、劉大為老師的作品,平時觀眾在欣賞其他展覽時,很難看到這樣大尺寸的作品,我相信它們帶給觀眾強烈的震撼。
”杜軍強調說,這次展覽之所以吸引很多非美術書法愛好者,與舉辦地點有很大關系,“中國美術館屬于專業藝術展示平臺,參觀者多是美術愛好者;但到軍事博物館參觀的人顯然比美術館的范圍更廣一些,因此展覽能讓更多的人看到。”當下是藝術家創作最好時期中國當代著名的美術家劉大為“以人物畫見長,又工于走馬奔駝而畫名日隆”。
這次他參加展覽的作品是反映草原生活的《豐樂圖》。這幅作品的背景是茫茫雪原,五組少數民族騎著高大的駱駝和健壯的馬匹,一路奔行,意氣風發。劉大為認為,這次的展覽充分地顯示當前中國美術的水準,更說明當下是藝術家進行創作的最好時期,“可以說,現在無論是大的環境還是藝術家個人的創作環境,都比以前有了提高,各種流域的創作自由發展,無論是注重藝術的藝術家還是注重市場的藝術家,都有非常好的機遇和條件。
”因此,他希望藝術家們能珍惜當下的美好時光,深入生活,創作出更多更好作品,表現我們偉大的時代和生活,謳歌我們偉大的黨。整個展覽流派各異題材多樣畫家馮少協這次展出的作品《朱德·1937》受到多方關注,并作為重大軍事題材被軍事博物館收藏。他告訴記者,這幅作品創作于今年,主要體現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后朱德“與日寇決一死戰”的偉大決心與革命風范。
談到這次的展覽,他評價說這次參展的畫家都是中國當代美術界比較有代表性的,藝術風格不同,手法不同,題材內容也不同,因此整個展覽顯得內容豐富、流派各異、題材多樣。“除了作品本身,這次展覽在這個時期舉辦,還有著更大的意義。
”他表示當下是美術家創作的黃金時期,有關方面給大家創作了很好的條件,因此他個人也會積極努力,“最近,我正在創作新的作品,而且我的個人展覽也將在俄羅斯舉行。”翰墨丹心·心愿讓更多作品走出國門中國美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吳長江表示,眼下是中國文藝戰線發展的最好時期,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國人的文化需求也越來越高,這些給文藝創作提供了旺盛的創作源頭與強勁的動力;而在這個時期,究竟誰能取得更大的成績,就要看藝術家平時是否具有這方面的積累。
他認為,眼下中國美協面臨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讓中國優秀的當代藝術被外國所了解所知道,“也就是要讓我們的優秀作品走出去,這方面的工作將是我們以后的重點。”翰墨丹心·觀眾聲音最喜歡《老兵新傳》太平路部隊干休所的郭俊嶺先生今年已經73歲了,欣賞完“翰墨丹心”展出的精美作品后,他肯定地告訴記者,這次展出的作品水平相當高。老人家最喜歡的作品是《老兵新傳》,在這幅作品前他駐足了很久,靜靜地看著畫面中滿臉皺紋的老兵。他告訴記者這幅畫真實地反映了老一代軍人的獨特氣質,“這位老兵身上體現出了軍人聽黨指揮、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這種信念已經深深地嵌入了軍人的生命之中。
我相信,年輕人雖然沒有我們的經歷,但看了這幅作品也會被震撼。”珍惜今天幸福生活在參觀展覽的群眾中,也有很多年輕人,在某雜志社工作的劉小姐就是其中的一位。雖然不是學藝術的,但她的欣賞過程也非常仔細。她告訴記者,每每看完這樣的展覽,她總是感嘆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看完那些革命歷史題材的作品,比如《血色殘陽》,再看看反映現在人民幸福生活以及工業農業科技欣欣向榮的作品,比如《冬雪》,才知道中國走到今天發生的是翻天覆地的變化。”她認為,“如果大家都來看看,就更能體會到黨的偉大和英明了。
”建議市民都來觀看退休人員王先生一看就是愛好書法的人,因為他一邊欣賞書法作品,一邊時不時地動著自己的手指,臨摹著作品筆畫。雖然學習書法沒幾年,但王先生已經有了自己的心得,對于展出的作品,他頗有見解地一一給記者指點,“你看這幅字就很不錯,整體雄偉嚴整,有一股正氣,字的結構勻稱得當,而且寫法靈活。”他指著一幅作品這樣告訴記者。
王克勤還建議說,希望市民都來看看“翰墨丹心”展覽,“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