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時秋拍將于2007年12月1日至12月3日在北京亮馬河飯店舉辦。據了解,本次秋拍將設有九個專場,即:明清書法專場、古代繪畫專場、近現代繪畫專場、百年遺墨――20世紀名家書法專場、古代佛教藝術品專場、古代瓷器工藝品專場、古代玉器專場、油畫專場、影像與雕塑專場。明清書法專場:千秋筆墨競風流今春匡時推出的“文字的力量”――中國書法專場,帶動了書法的收藏市場。在此基礎上今秋共甄選出明清諸家精品180余件,從明代的邢張董米到清代的翁劉成鐵,各個時期代表書家一應俱全。董其昌74歲時為江南名士陳則梁所書《行書顏氏家訓》卷,宏篇巨帙,布局疏朗勻稱,用筆圓勁秀逸中又不失古樸平淡,為其晚年回歸顏真卿之力作。
此卷卷尾有翁大年、王鴻題跋,先后經高鳳翰、周亮工、吳云海舊藏,流傳有序,如此精彩的高頭大卷近年來甚為罕見。成親王永瑆《行書河源紀略諭》見載于《石渠寶笈》續編,抄錄乾隆圣諭。張學良定遠齋所藏傅山三十二開《各體書法冊》,其中很多內容未曾見諸文集。都是兼具藝術性和文史性的珍貴文物。達受舊藏文征明小楷《“梅花百詠”冊》三十二開冊,民國時期就曾出版單行本,可謂流傳有緒。而文征明、王鐸、劉墉、伊秉綬、虛谷等明清重要書家的作品皆是各具特色、異彩紛呈。古代繪畫專場:豪華陣容目不暇接在古代書畫市場日趨成熟的狀況下,由于資源的稀缺,拍品征集的困難是擺在每個拍賣公司面前最大的問題。
而這次匡時秋拍的古代繪畫或許將給大家帶來驚喜。一批吳湖帆梅影書屋舊藏或經手的珍貴古畫將粉墨登場。其中宋代湯叔雅的《梅花雙鵲圖》是慈禧太后賞賜給潘祖蔭的清宮舊物。王石谷晚年杰構《唐宋詞意圖冊》、被吳湖帆稱為“梅壑第一”的查士標《書畫雙絕冊》等精品,都將給古代書畫藏家帶來不小的驚喜。經光緒時戶部尚書、著名收藏家徐頌閣收藏的古代精品也是本次拍賣的重中之重。其中,吳歷為高士奇所作《闌風伏雨圖》卷,惲壽平《山水花卉冊》十開,查士標山水手卷皆表現出極高的藝術水準。
此外“四王”中王鑒的《仿趙松雪山水》,王原祁《北苑春山圖》等更是精品中的精品。鄭文林《採芝圖》經《石渠寶笈》初編著錄,文征明次子文嘉所作《草閣延賓圖》著錄于《石渠寶笈》三編。祁豸佳、查繼佐、方亨咸…陣容之豪華,令人嘆為觀止。“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輩出二十世紀風云變幻,書壇作為歷史的縮影也見證了這可歌可泣的百年。07’秋拍匡時精心策劃集中代表二十世紀中國書法藝術最高水平的“百年遺墨――二十世紀名家書法專場”。
將作品按作者身份分類梳理,是二十世紀名家書法的一次全面的展示。這一專場涵括有吳昌碩、孫中山、陳獨秀、梁啟超、黃賓虹、林語堂、胡適、老舍、茅盾、周作人、齊白石、徐悲鴻、郭沫若、謝無量、弘一、于右任、沈尹默、沙孟海、林散之、趙樸初、啟功等各家精品。這其中,有書家、有畫家、有學者、有政要、或人以書名,或字以人傳。作品形式多樣,或中堂、或手卷、或對聯、或書札,詠物、言志、警策、憂國之句自發胸臆。
書道技法雖有差異,但名家風范,各具千秋。一批珍貴手稿也將在本專場露面,其中抗日戰爭重要文獻《鎮江淪陷記》手稿已經引起各方面廣泛關注。近代繪畫:嚴格把關精益求精近代繪畫市場經歷了兩年的低潮之后,從今年開始呈現回暖的跡象,在這樣的市場狀況下,匡時仍然堅持不求數量、精益求精的原則,嚴格甄選出三百余件作品組成近代繪畫專場。由于春拍齊白石專場的成功,吸引了眾多藏家競相釋出珍藏多年的白石精品參加秋拍,所以匡時秋拍的近代專場,齊白石作品仍是主角,而且大多來自海外重要藏家。
《花果四屏》、《大富貴》、《紅葉鳴蟬》精品不斷,《壽桃》《無量壽佛》《富貴白頭》等,皆是人們喜聞樂見的題材。此外,匡時還羅集了張大千、黃賓虹、李可染、溥心畬、傅抱石等名家各自重要創作時期的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張大千在“偕樂園”所作的《松崖逸士》,潘天壽畫給原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的指畫《雞石圖》,黃賓虹晚年山水精品《桐廬紀游》,傅抱石筆墨紛披的《聽瀑圖》,吳昌碩金石韻味的《竹溪品茗》,都是不可多得的佳構。而又有徐悲鴻、任伯年、金北樓、徐操、陳少梅等家出版作品錦上添花,精彩不容錯過。
古代佛教藝術品:宮庭民間流傳有緒匡時成功舉辦了06秋和07春兩屆佛教藝術品專場,奠定了其在中國佛教藝術品市場的核心地位。秋拍專場亦是精品薈萃,成為市場新亮點。據悉,此次名為“藏風梵韻”的佛教藝術品拍賣專場由“匡時金銅佛像百尊”和“誠品古董樓佛教文物”兩部分組成,匯聚了藏系及漢傳佛教造像、唐卡、法器等佛教文物近300件,拍品質量又有進一步的提升。
匡時秋拍征集贏得了海內外收藏家的支持與鼓勵。即將推出的明永樂銅鎏金無量壽佛像即由歐洲知名收藏家提供。而當時中央政府賜贈藏傳佛教高僧的明宣德銅鎏金金剛薩埵像,曾經臺灣鴻禧美術館收藏且出版。清代宮廷造像仍以“六品佛樓”造像為代表。同時,也將推出鑄刻有“大清乾隆年敬造”、“大清乾隆年敬裝”款識的十一面觀音像、藥師佛像等宮廷造像,共計16尊。
這些造像都是在乾隆皇帝和三世章嘉若必多吉等高僧的直接參與下,嚴格依照《造像量度經》的儀軌與規范進行雕鑄。是漢、藏、蒙、尼泊爾匠師智慧的結晶。此外,民間的藏傳佛教造像題材也很豐富,地域特征十分鮮明,代表了“丹巴體系”、藏中、藏西地區等各種工藝水平,且流傳有序,頗具收藏價值。一尊銅鎏金三面六臂金剛持像曾現身于1999年9月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一尊銅鎏金金剛薩埵像曾被Zimmerman家族收藏,參加過紐約“來自印度和東南亞的藝術”展覽,并被多次出版。
這次專場的拍品題材廣泛,藝術風格多元化,廣大藏家定能從中找到自己心儀的藏品。瓷器雜項:優勢項目穩中求進瓷器雜項專場,是匡時的保留優勢項目。本次秋拍瓷器,匡時仍將繼續前幾場以明清官窯瓷為主打的路線,專場上拍近300件藝術品,每一件都經過精心甄選。其中清代雍正、乾隆御窯佳品最令人期待。雍正早期作品御制琺瑯彩藍地纏枝牡丹紋“萬壽長春”碗將為專場扛鼎之作。該琺瑯彩薄胎酒杯制作工作極其復雜,按考證極可能為圓明園琺瑯作為雍正五十大壽定燒之物。
拍品來源于2002年秋佳士得,定能為行家慧眼所識。雍正粉青釉六棱撇口尊器型稀少,各部比例協調,釉色粉青,盈潤媚人,觀之“類玉”,在同類器中出其類拔其粹,達到雍正時期單色釉的最高水平。此外,雍正青花纏枝蓮托八寶紋鋪首尊、雍正暗刻海水青花龍紋碗兩件青花重器,清雍正五彩枸杞果枝紋碗,釉乾隆青花釉里紅云龍紋扁壺,嘉慶油紅地五彩描金嬰戲圖碗,清乾隆茶葉末釉凸雕石榴瓜棱瓶和清雍正粉青釉蓮瓣紋撇口瓶等,皆是難得一見的品種,令人嘆為觀止。
雜項方面琺瑯器、漆器、竹木牙角也都將有重器與買家見面。本次匡時瓷器專場一如既往地保持高品質,相信也將一如既往地獲得市場的高回報。玉器專場:美玉薈萃古香比德玉器單設為“古香比德”專場是本次秋拍的新亮點。百余件明清美玉薈集本專場,禮器、飾品、擺件均有涉及,創作時間由春秋、兩漢至清代,其中為數不少的“乾隆工”佳作引人注目。乾隆玉為中國玉雕發展史的高峰。玉料多取自和田,題材層出不窮,既有迎合乾隆皇帝好古情懷的仿商周青銅器造型紋飾的仿古器,更有結合前代工藝技巧和外來風格的“痕都斯坦玉器”。
本次玉器專場中的清乾隆白玉獸面紋鈁,為乾隆朝宮廷玉作坊仿青銅器型之作,渾厚樸拙中又具清麗爾雅之趣,意味深長。“痕都斯坦”作工,因其器薄如紙,工細精巧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愛。本場一件“痕都斯坦”西番蓮紋碗,以白玉雕成,琢磨極薄,殊為難得。清白玉觀音大士則充分體現了清代玉器選料之精美,雕工之精致。該作曾在比利時皇家歷史藝術博物館、瑞典東亞博物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等多家博物館展出,并著錄于《清代玉雕藝術》一書。
油畫專場:三大看點精彩紛迭此時匡時秋拍油畫專場的拍品數量會有大幅提升,也將有更多重量級的作品出現,精彩紛迭呈現出三大看點。第一大看點是本場拍賣的重頭戲――陳丹青曠世名作1980年《西藏組畫·牧羊人》。此畫堪稱中國百年油畫史上里程碑,關于此畫的介紹和研究連篇累牘,數代學畫人無不受其影響。
陳丹青的“西藏組畫”雖有七件,但在市場上露面的,僅此一件,不容錯過。第二大看點是一批十分難得的當代藝術名家早期作品,創作時間從1985年至2000年前后,包括張曉剛、王廣義、劉野、劉煒、徐冰、劉大鴻、周春芽、毛旭輝、葉永青、潘德海、曾浩等人精彩絕倫的杰作。
后八九版塊是匡時一直致力推動的藝術群體,本場上拍的作品中,王廣義的《被工業油漆覆蓋的世界名畫·德拉克洛瓦》,劉煒創作于1990年前后的春宮圖,毛旭輝1986年的《空白水泥房間里的人體》,以及毛旭輝的《自畫像》,劉大鴻1997年的《學堂》,周春芽1998年的《女孩與綠狗》,劉野的《環豬格格》都難得一見,值得格外珍視。
匡時歷來在早期油畫領域耕耘不綴,此番上拍的早期油畫作品,超過歷屆,成為秋拍的第三大看點。所上拍品,務求確真,已經贏得業界良好的口碑。本場上拍的早期油畫包括顏文樑《月下漫步》、龐熏琴《雞冠花》、朱膺《爭》、潘玉良《背臥女子》、倪貽德《江邊小鎮》、衛天霖《瓜果》等多件杰作。影像與雕塑專場:當代藝術耳目一新將雕塑和攝影獨立成篇,新增“中國當代藝術·雕塑攝影專場”也是今秋匡時的一大創舉。
影像收藏目前尚屬起步階段,但匡時從未忽視在新的領域的耕耘。過去的三場拍賣,單就影像板塊而言,總成交率在90%以上。而雕塑作品在匡時拍賣紀錄中也有出色表現,有望在本次秋拍中再創新高。影像版塊中榮榮、海波、洪磊、韓磊、王寧德、趙半狄、白宜洛等藝術家均有重要作品上拍。匡時關注的是中國當代藝術范疇內,以影像為媒介的作品,所以比如文革老照片或者攝影師的紀實作品都不在其中;其次作者的身份一定是藝術家,因而專場中也不太會出現記者的新聞報道照片或者影協會員的人像攝影等等。
雕塑版塊有兩條線索,一是雕塑藝術家的群英會,包括田世信、隋建國、于凡、魏小明、向京、瞿廣慈、曹暉、陳文令等藝術家皆有代表作品上拍,從中不難看出中國雕塑從傳統向當代轉化的脈絡。另一線索是因繪畫而享有聲譽的當代藝術家的雕塑創作,包括李繼開、尹朝陽、陳可、周春芽等人皆有佳作上拍。繼春拍中向京作品《彩虹》創下286萬的成交記錄后,本場又有向京重要作品《寂靜中心》上拍,此件作品,向京從構思到創作花費一年有余,用非常寧靜和細膩的手法去表現極俱震撼性的主題,是創立獨特的語言系統的標志性作品,當然也是對藏家既有價值觀的一個挑戰,非常值得期待。
匡時秋拍,新的創意,新的亮點,勢必給中國藝術品秋拍市場帶來新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