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大英博物館里經常出現學生搞怪動作和各種不文明行為,博物館工作人員不得不把大多數他們珍視的埃及展品置于玻璃櫥窗內。有記錄表明,由于參觀者的不文明行為不斷增多,博物館展品的處境日益危險。“請勿觸摸”游客視而不見兩名參觀展覽的男孩一邊撫摩有3500年歷史的古埃及女王半身像的胸部,一邊暗自竊笑;一具公元前1500年的石棺卻被當作垃圾箱和兒童爬來爬去的墊腳石。或許有人認為這一幕是發生在影片《艷后嬉春》中的,然而同樣的場景卻發生在大英博物館。
人們經常看到粗野的男孩毫無顧忌地隨意觸摸文物,大英博物館不得不把這些珍貴的文物放在玻璃器皿中。博物館工作人員認為,越來越惡化的公眾舉動將把展覽推向危險的邊緣。根據博物館的記錄,大英博物館4樓特地張貼出來的“請勿觸摸”公告,基本不起作用,參觀者根本就視而不見,而這一層樓的埃及展品的處境也越來越惡化。埃及展品負責人助理約翰.泰勒表示,有一位參觀者在石棺中看到了垃圾特別氣憤,博物館在去年4月不得不發出了一封道歉信。
“每天,我們接待幾千名參觀者,有時候垃圾很快就堆積起來了。”其它記錄還顯示,博物館國王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之間也有摩擦。一位女工作人員向門衛抱怨,人們觸摸雕塑和其它展品,但是后者的反應讓這位女性非常尷尬和生氣。在她去年發給同事的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門衛說“我們允許參觀者觸摸展品”。她的同事承認,這事確實讓人心憂。文物被迫請入玻璃櫥窗負責管理埃及文物的杰弗里.斯賓塞嘆息著表示,有人曾告訴他看到一個參觀者17次違規。“館中所有策展人都一致認為,在過去20年中參觀者的行為越來越讓人頭疼。
曾經他們都接受了不觸摸文物的規定,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認為這是他們的權利。盡管有‘禁止觸摸’的要求,但這不在我們的控制之下。1980年,博物館最后一次翻新后,參觀者的舉止還非常文明,許多展品都是直接展示,不需要用玻璃櫥窗,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有必要給一些比較容易受損的展品加上玻璃櫥窗。這雖然對視覺效果有影響,但卻是為長期保存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展館工作人員試圖提醒參觀者不要觸摸展品,但這是整個博物館里參觀人數最多的展館之一,我們的人力實在有限。
”根據另一封電子郵件,由于觀摩羅塞塔石碑的人太多,導致旁邊一座雕像受到損壞,博物館不得不將雕像移出展廳。對用玻璃保護展品,劍橋大學講師奧古斯塔.邁克麥霍認為,“大英博物館這樣做非常讓人遺憾,我之所以成為一個考古學者是因為我從小就喜歡去博物館。當人們和展品被迫隔著玻璃相望的時候,可能會讓參觀者的興趣大減。
”大英博物館中的埃及藏品是除了開羅之外,最大的埃及文物收藏點,也是博物館最受歡迎的展區,博物館每年600萬人次的參觀者中有90%必定要到埃及展館參觀。大英博物館以其擁有世界上文化遺產最豐富的館藏而為豪,媒體認為館藏藝術品處境危險的情況一經公開,將嚴重損害大英博物館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