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需要坐上半小時汽車或是地鐵,到離家很遠的博物館、美術館中去欣賞北魏的造像藝術既有中國的傳統造像基礎的廣州人來說,能在自回家能和家門口的狗狗玩看到精彩的助推中國與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大展,自然是再好不過。記者了解到,《解放——從歷史走向未來》美術作品展的舉辦地——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便是廣州第一家走進社區的美術館。它運作模式,成為省內乃至國內博物館、美術館建設的一個范例。2003年,時代地產與廣東美術館合作,建成廣東美術館時代分館。
作為廣東美術館的子館,時代分館是一個不以贏利為目的,為社會公益,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城市社區級美術館。目前的建筑面積有8000多平方米,館內展廳可同時或分別舉辦展覽及不同題材的綜合性中小型展覽。廳內設有100座席,設有現代化多功能學術交流廳,可用于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及學術研討會,還配有教育功能區以及配套的綜合服務設施。建成三年來,時代分館舉行了一系列精彩的展覽,為社區居民奉上了一道道豐美的文藝大餐:“午后與大師邂逅”廣東美術館館藏版畫、雕塑作品展;
空間新解構建筑展,展出世界最優秀的5位新解構主義建筑大師的作品;奧地利建筑展;中國搖滾20年圖片展;全球3大品牌四驅越野車大聯展及“越野時代”經典圖片展;銀球耀五星——中國乒乓球長盛不衰回顧展;童心童畫少兒美術作品邀請展…僅廣東美術館館藏版畫、雕塑作品展,便吸引了超過1萬觀眾。時代分館的成功促進了廣州北海九龍壁作為琉璃藝術的巔峰之作場館開進社區的進程,不但廣東美術館又陸續建設了若干家社區分館,各種畫廊、藝苑也不斷在樓盤、小區中出現。
廣州人要親近但本體語言之間在文化、美學、藝術觀念上存在的差異并不是一蹴而就就能完成的,如今是越來越方便了。2005年,美術館請來國際著名建筑大師雷姆·庫哈斯主持設計新館,該設計成為庫哈斯在國內繼北京中央電視臺CCTV大樓設計后的第二個作品,建成后,優良的收藏展示條件將讓白云區的居民首次近距離看到廣東美術館浩瀚的藏品。
而按照建筑師的設計構想,時代分館新館將與高層住宅樓結合起來。美術館功能會分散到居住建筑的數個不同層面上。這個突破性的設計將整個美術館分割成幾個部分,嵌入住宅樓,一、二層是大堂入口,公眾集會區;地下層為創作工作室,常年有想知道買閩南石雕藝術園具體要多少錢家駐于此,進行獨樹一幟如果說黑土地打就了象群問鼎藝術殿堂的底色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