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人∶馬一鷹參與討論∶中皓、黃奕信、misslulu、lxchun888、阿苗、sxxalqw、臺灣小玉、彭朝、丁飛、newspaceart、陳敏五、亞萍、李清江、漢泥巴、nongshizhai、nongshizhai、fmt、張河清、孫克義、錫安山人等。
![不銹鋼扇子永遠跟黨走雕塑-不銹鋼扇子形狀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雕塑 不銹鋼扇子永遠跟黨走雕塑-不銹鋼扇子形狀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雕塑](/uploads/product/20200107092136_56683.jpg)
宋永進/文當代美術界逐漸形成了“二足挺而一足瘸”的三角態勢:以政府權力為平臺的官方藝術圈、以強大經濟為后盾的商業藝術圈和散落在“新民間”的圈外藝術家群體。官方藝術圈代表藝術界的學術“權威”。他們擁有令圈外藝術家仰望的行政級別和專業頭銜,甚至還掌握著丈量學術的“公尺”。
![城市不銹鋼永遠跟黨走黨旗雕塑-不銹鋼永遠跟黨走黨旗雕塑 城市不銹鋼永遠跟黨走黨旗雕塑-不銹鋼永遠跟黨走黨旗雕塑](/uploads/product/20210424144952_89315.jpg)
他們在美協,在畫院,在研究院,在群藝館,在美術館…在計劃經濟體制時代遺留下來的“大樹”底下,或乘涼、或正襟危坐、或呼風喚雨。這些藝術家自然組成了第一藝術群體。商業藝術圈則在藝術市場中有其獨特的生存方式和優勢。活躍于宋莊、798、草場地、索家村以及各地畫家村的一部分藝術家,往往以滿足西方中低文化階層的欣賞口味和消費需求為目標,并伙同商家和某些批評家合成三位一體,互相吹捧、互為利用、互相依賴,配合得天衣無縫,實現商業目的之后開始從邊緣的身份逐漸轉向主流,打破了官方藝術圈獨霸天下的藝術格局。
![永遠跟黨走黨旗不銹鋼雕塑-永遠跟黨走黨旗黨建不銹鋼雕塑 永遠跟黨走黨旗不銹鋼雕塑-永遠跟黨走黨旗黨建不銹鋼雕塑](/uploads/product/20210426162450_52984.jpg)
這些藝術家形成第二藝術群體。這兩大藝術群體分別借助其強大的行政權力或商業勢力,在各自的地盤上把持著學術的話語權,在鮮花和掌聲的簇擁下,在商業神話的演繹下,在媒體輿論的推動下,漸漸地成為人們心目中的藝術中心。圈外的一部分藝術家,或因仰慕圈內名流的顯赫身份而奮力追逐,或因迫于生計而無奈地在入伙第一群體還是第二群體的選擇中尷尬地左右搖擺。其中只有少部分“有悟性”、“識時務”的藝術家最終實現了進入官方藝術圈的夢想。
![永遠跟黨走不銹鋼黨旗雕塑-永遠跟黨走不銹鋼黨旗雕塑 永遠跟黨走不銹鋼黨旗雕塑-永遠跟黨走不銹鋼黨旗雕塑](/uploads/product/20210428151441_47089.jpg)
他們把官方組織的美術展覽當作神圣的追求目標,把某些評審員的欣賞習慣和審美局限視為藝術的崇高標準,乃至拋開個人的真實情感和追求,通過觀“天象”、把“風向”,從上級政策的“表情”、各位評審員的“口味”和歷屆獲獎作品的“氣色”里嗅出其中的“奧妙”,或干脆將《全國美展獲獎作品集》擺放在畫架邊,把已經獲得“權威”認可的藝術形式和繪畫風格當作自己創作的翻版,甚至撇開藝術探索而直接去疏通評審過程中的重要“關節”,作品果然入圍了,得獎了,也許還榮獲“得獎專業戶”的美稱。
![永遠跟黨走不銹鋼旗幟雕塑-公園不銹鋼永遠跟黨走旗幟雕塑 永遠跟黨走不銹鋼旗幟雕塑-公園不銹鋼永遠跟黨走旗幟雕塑](/uploads/product/20210422145242_99033.jpg)
還有少部分藝術家則通過圈內人物的“點化”或“引路”,混入商業藝術圈,從中分到一杯羹。事實上,對于圈外更多的藝術家來說,從事藝術不是為了晉升職務或崗位,不是為了純粹的學術追求,也不是為了迎合時尚的文化消費需求,而是個人的一種精神需要,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他們無須迎合或遷就他人,無須投其所好,無須蓄意偽裝和自我推銷。他們虔誠、執著、自信,甚至有些固執,面對中西藝術觀念的急劇碰撞和當代生活方式的日新月異常常遭遇困惑和迷惘,在猶豫和徘徊中逐漸形成個人的審美觀。他們不愿參與過多的事務性活動和社會應酬,更不愿介入火爆的名利場,希望在平淡而真實的現實生活中去體驗審美的樂趣。優秀的藝術作品正是在這樣的藝術狀態里不斷誕生。然而,這些平民化、“不識時務”甚至偏執的藝術家,顯然很難融入身份“高貴”的第一藝術群體和第二藝術群體,常常被排擠在主流藝術圈之外,甚至鮮為人知。
這群沒有圈子歸屬的藝術家,姑且稱之為“第三藝術群體”吧!這個群體隊伍最為龐大,來自“新民間”的各個角落,其中有從專業院校畢業的職業藝術家,也有缺乏系統專業訓練而全憑興趣愛好默默堅持的被呼為“業余畫家”的藝術家,有高等專業院校的專家教授,也有中小學的普通美術教師,有街巷市民,也有鄉村百姓,有自始至終從事藝術工作的,也有半路出家的,有經濟富裕的,也有連工作、家庭等基本生活條件都還缺乏保障的…貧民性、草根性、民間性、多元性的文化身份,決定了其作品的真實性、豐富性和當代性,并散發出原生態文化的氣息。
正是他們構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藝術的重要陣營和大后方。然而,他們不一定擁有顯赫的學術身份和藝術頭銜,不一定有重量級藝術團體的依托,不一定有可以亮相的大舞臺,因此,盡管不乏感人的優秀作品,甚至常常有大作問世,卻很難有機會展示自己,并得到學術界和大眾應有的關注和重視。
當媒體把目光投向虛高的拍賣天價時,當藝術消費者和畫商盲目地追捧和炒作名流、大腕時,當一些批評家忙于為官方藝術圈或商業藝術圈爭奪勢力范圍時,有誰來關注“第三藝術群體”的生存狀態,以及他們的成敗與得失呢?又有誰來為那些真正的藝術家搖旗吶喊呢?難道“第三藝術群體”的藝術家和藝術作品就應該永遠被“養在深閨”或“隱居深山”么?
2008/7中皓∶不愿吃"老八股"或"新八股"的藝術家,才是中國藝術復興的希望!黃奕信∶有啊。網絡不就是最好的平臺嗎。misslulu∶hehe,其實也許第三類反到是從中得到大快樂的人吧lxchun888∶小生拙見,老馬依然是鷹派的思維哈,畫畫的難道都要出人頭地嗎?
退回來說:任何好的作品都是:淘盡黃沙始見金。四海云山,千城厚土,養我精神,資我生命。比起那些籠中凡鳥,豢養走狗不知自在多少啊。瘦鬼才想鉆營黃粱一夢般的所謂地位。讓第三藝術群體的良人們就在江湖中吧。阿苗∶圈地運動,我的地盤我做主。做個邊緣人說不定更樂得逍遙。大家一起來,畫呀畫圈圈,呀依呀依喲!呵呵sxxalqw∶幾個圈都不是好東西,畫畫的照樣畫畫,濫竽照樣充數,如今連廟里都沒有幾個正經和尚了。
臺灣小玉∶凡是為藝術奉獻心力的人.都是對人類文明作了貢獻.都要給予肯定~彭朝∶“這些人才真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藝術的重要陣營和大后方。”試想一下如果中國的美術界如果真的僅僅只剩那些所謂的“第一藝術群體”與“第二藝術群體”的話。中國的所謂“藝術”也就真的無所謂“藝術”可言了。
真正意義上的所謂“藝術家”。首先,其不可能是寵物,更不可能會真的去被所謂的“體制”而豢養于“深閨”。一個連“質疑”與“反叛”的勇氣都沒有的人,一個為了滿足所謂的“五斗米”的需要而卑躬屈膝的人。在這樣一個連家養的狗都不能稱其為“狗”的今天,那些所謂的“養于深閨”的“寵物藝術家”們,真的還可以將其稱之為所謂的“藝術”“家”嗎?還是如lxchun888兄所言:讓其濁者自濁,清者自清吧。
丁飛∶生命有時是一種快樂的享受,當他充分發揮出光明、純潔、高尚、真誠時;有時又是一種痛苦的煎熬,當他充分發揮出黑暗、齷齪、卑鄙、虛偽時。生命似乎在這兩種情況永遠延伸著,每一刻都要我們審視自己,去抉擇newspaceart∶支持!陳敏五∶支持!堅頂亞萍∶贊成李清江∶話好像還沒說完漢泥巴∶支持!nongshizhai∶天有多高?
地又能圈多大?閨能養的了?還是山能隱居的下哦,,,,,,nongshizhai∶彭朝:“這些人才真的是真正意義上的當代藝術的重要陣營和大后方。”試想一下如果中國的美術界如果真的僅僅只剩那些所謂的“第一藝術群體”與“第二藝術群體”深有體會啊?fmt∶當國民懂得自由的重要,我們才獲得主流的尊重.張河清∶好!孫克義∶阿苗:圈地運動,我的地盤我做主。哈哈錫安山人∶隱居深山樂得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