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有記憶起,我家就養著水牛了,水牛也可以算作是家里的一員呢。水牛有著黝黑的皮膚,皮膚上有疏疏淺淺的牛毛長在渾厚的身軀上,彎彎的大牛角下長著兩只靈活的耳朵,耳朵里長了密密的茸毛,撲閃耳朵的時候還蠻可愛,水牛還有水靈靈的大眼睛和令人艷羨的長睫毛,再加上童叟無欺的憨厚小眼神,真是讓人看了喜愛得不行,忍不住都想靠近它、摸摸它。爸爸是村里的犁田人,水牛就是我爸的工作搭檔,它的工作就是在秋收后耕種前給村里犁田,其余時間它就留職待工、包吃包住,也是快樂得很。
水牛有自己的牛圈,平時就呆自己圈里,要么站著吃吃草,要么臥著吃吃草,要么睡覺覺,無聊了還可以看看隔壁豬圈里的八戒,聽聽八戒飯點前的高音嘶吼,日子也算有滋有味。天氣好的時候,就會牽著水牛出去,曰“放?!?,水牛非常喜歡出去覓食,我也希望它能天天都出去,這樣就不需要我給它割草了,畢竟每天兩個大背簍的青草可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割得回來的呢。放牛這個事兒呢,因牛而異。小牛犢蹦跶蹦跶的,跟個孩子似的,根本不好好吃飯,完全按捺不住心里的喜悅,激動到了一定程度還會來個無腦瘋跑,一路上都聽得到蹄子不規律地哐嘡哐嘡,它的放牛之旅就會比較刺激。
成年水牛就盡顯穩重之態了,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吃草也是認認真真、有條不紊,長尾巴像鐘擺一樣悠閑地趕著牛蚊子,實在被叮咬得不行了,才用腳或頭蹭一下痛處,一心一意只顧吃草,不一會兒就肚子漲滾起來了。水牛的食譜很廣,魚鰍串、鼻孔草、絲茅草、官司草、水花生這種野草類它都愛吃,貌似闊葉的草類它不太愛吃,地里的莊稼也是鮮有不愛的,玉米、水稻、花生、高粱啥的,帶著它出去可要留意著點兒,一不小心它就把莊稼吃剩下個樁樁,少不了要給村鄰道歉和補償。
水牛吃草的樣子也是可愛得很。它有兩排整齊潔白的牙齒,下巴還有短且淺密的干練小胡須,吃草的時候先用舌頭連吸帶卷把草拉進嘴來,再用有力的牙銼斷草根,咀嚼的時候,它咧著嘴、齜著牙用心地“研磨”,小胡子隨著下巴有韻律地晃,像極了人類吃甘蔗時吊兒郎當的樣子。
但這只是它的粗加工過程,等水牛回到牛圈里,它還要再反復再嚼,有時睡覺前經過牛圈,還聽得到它在暗夜里吧唧嘴,小時候總覺得它背著人偷偷吃好吃的了。夏天的時候,水牛超級喜歡玩水,我們那里也叫“牛滾水”。傍晚時分,爸爸農活兒也做得差不多了,就拿出了家里最長的尼龍繩子,一端接上牛繩,另一端系了個尖頭鋼筋,便于水牛在水庫里游得歡暢。水牛這個時候都知道是去洗澡澡玩水了,開心得不得了,跑的飛快徑直朝水庫奔去。
走到水庫邊時,人和牛都放緩了腳步,爸爸找塊石頭將尖頭鋼筋砸進土里固定住,回頭看水牛已經開始緩緩入水了,先是前腳探路,步步向前,水漸漸地沒到了脖頸,淹到了它的小胡子,它伸長了脖子,半瞇著眼,一副很享受的樣子,憋著氣兒慢慢潛水,水面上寬厚的牛背漸漸消失,就見得幾個氣泡串騰出來,在岸上看得我都要喘不過氣的時候,它嘩啦一下冒出牛頭,牛角也變得光亮起來,還左右擺弄著頭、甩著毛茸茸的耳朵,像是學美人出浴的李逵在那里搔首弄姿,看得我都笑出了聲。
夏天因為牛蚊子太多了,水牛在水里蚊子就沒有辦法,并且還格外清涼,往往泡在水里很久都遲遲愿上岸。有時爸爸也遷就一下它,讓它多待會兒,他自己也撲騰下水耍一下,我看著也饞的,也要爸爸帶我下水玩,他拗不過我,托著我下水,教我怎么劃怎么踢,甚是耐心,我的狗刨就是在水庫里學會的,現在還是大家的笑柄呢。
爸爸有時會游到水牛旁,幫它擦洗牛身上的污垢,水牛倒也乖巧,毫不鬧騰,等上岸時,那可就是另一番模樣了,锃亮的蹄子光鑒照人,干凈的皮膚黝黑發亮,連小胡子也洗刷得整齊分明,舉首投足間是活力十足,路過的村民都為之側目。當然,水牛做起工來是非常辛苦的,村里百畝良田,爸爸跟水牛是早出晚歸,一步一腳印,一人一牛耕之,個中勞累可想而知。爸爸年歲漸長,村里亦自有機械耕田機,水牛就退出了歷史舞臺了,牛圈多年空空如也。
然而我常常想起我家養牛的日子,想起那些年在我家的水牛,各有特色,愛干凈的喜歡把蹄子舔的跟鏡子似的,脾氣倔的發起牛勁來是一家人都拉不動,性格溫厚的呢則是孩子的最愛,哥哥會帶上我爬上厚實的牛背,水牛馱著我們轉悠著吃草,我們在背上幫它驅趕蚊蟲。
前陣時間去商場閑逛,沒曾想在商場頂樓的一個地方聞到了時有時無的像牛圈的氣味,想來自己可能是出現了幻覺,結果走進去看竟然是小型馬場,好些孩子騎在馬背上開心地尖叫,“哼,坐牛背上比這個好玩兒多了呢”,我心里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