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的價值不僅在于反映現實、表現生活,從歷史的角度講,它還凝固個人記憶、民族記憶、情感記憶和時代記憶。——題記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宣告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百年風雨,砥礪前行,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正在一步步變為現實。追憶崢嶸歲月,緬懷先輩風范,一幕幕如在眼前,令中華兒女倍感震撼和驕傲。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時期。由于處于半封閉的狀態,所以這一個時期的中國畫創作是在一種相對狹小的空間中進行的。
處于美術的正統地位的是由延安革命美術傳統、新民主主義、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和寫實主義相結合而成的一種新中國模式的現實主義形式。中國現代美術的發展歷程和基本特色,主要是由這一歷史主線規定的。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的沖突,時代和革命的要求與藝術自身規律間的矛盾,啟蒙需求與救亡主題的相互制約等,都圍繞上述主線對美術的發展產生了影響。現代歷史文化和包括革命斗爭、民主革命、社會主義建設在內的社會運動的種種曲折、變異,都可以在現代美術的山谷中聽到回聲。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許多已有成就的老畫家的藝術更加臻于成熟,一批新人也開始登上畫壇。
建國以來老一輩的雕塑家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新中國的藝術創作,涌現了大批樸素的具有政治熱情的、表現社會主義現實的作品,其中不乏具有高水平,成為那個時代坐標的代表性作品。這與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領導人為民族解放、人民共和、國家建立而立碑的重視有關。從毛澤東、朱德、周恩來親自為人民英雄紀念碑破土奠基、題字、書寫碑文可以感受到雕塑藝術與新的時代的關系,巍然崛起的藝術形式與“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的精神相呼應。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思想解放的步伐加大,藝術逐漸多元化。從單一的領袖塑像發展到各類歷史文化名人塑像,內容從單純的政治題材發展到多領域,形式從寫實的紀念碑式發展為多種形式并存,經費從政府財政撥款到社會多渠道出資。在城市雕塑的理念方面更多地強調“公共性”,強調雕塑與社會文化空間、自然環境空間的關系。近年來更有專家從生態文明的高度對城市提出規劃建議。
改革開放不僅帶來的是經濟發展,也給廣大的藝術工作者帶來了創新的靈感與動力。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也成了藝術創作的重要題材。藝術家們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吸收世界先進文化,以實事求是的精神謳歌時代,在尊重藝術科學發展規律的前提下與時俱進,創作了專家高度認同、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今天我們來分享錢紹武經典雕塑作品。錢紹武,男,江蘇省無錫人,1947年考入國立北平藝專,1951年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
1953年赴蘇留學,1959年回國任中央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雕刻家、畫家、書法家。曾任中央美院教授、博導、學術委員會常設小組成員,首都規劃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委員會會長,中國城雕全國藝委會顧問,中國美術家協會雕塑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院長。錢紹武先生認為塑像是不斷咀嚼別人的靈魂,然后通過對別人人生的感悟、體會和同情,來把這個人一生最重要的一瞬間給表現出來。出版有《素描與隨想》、《素描人體選集》,并發表有《賞心論》、《雕刻之美》、《亨利·摩爾方法初探》等論文數十篇。
錢先生是我國當代著名的多才多藝的富于創造性的藝術家。他既有國學根基,又有西學修養,并得俄羅斯藝術之真傳。錢先生的雕塑作品大氣磅礴,沉雄渾厚,詩意盎然,內涵深邃。近十多年間,他在祖國的大地上塑造了一系列光彩照人的雕像。主要作品有:《大路歌》《孫中山紀念雕像》《杜甫胸像》《江豐像》《李大釗紀念像》《炎帝像》《李清照像》《高攀龍頭像》《曹雪芹頭像》《神農氏巨型頭像》《愚公移山》《董仲舒像》《李白紀念碑雕像》《大禹治水》《孔子像》《張繼像》《楓橋夜泊——倪云林像》《聞一多胸像》《阿炳像》《趙沨像》《女人體》《女舞蹈家》《徐悲鴻像》《關天培像》《陳子昂像》《冰心像》《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清風掃殘雪,和氣帶春回》《樺樹林》《吳越國王錢镠錢王塑像》《女人素描畫》等。
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大路歌》賞析錢紹武《大路歌》青銅20070,1959年,陳列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留蘇畢業創作雕塑。錢紹武先生的雕塑作品演繹著歷史人物的精神與情感,具有獨特的凝重感和豐富的多變性,其中的多個雕塑作品成為所在城市的標志性景觀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孫中山紀念雕像》賞析錢紹武《孫中山紀念雕像》為三州起義紀念碑作立于深圳市南山區中山公園。
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杜甫胸像》賞析錢紹武《杜甫胸像》獲《光明日報》美術獎;為中國美術館收藏。1980年作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江豐像》賞析錢紹武《江豐像》獲第6屆全國美展銀質獎章,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1984年為中國美術館長期陳列品,獲第六屆全國美展銀獎。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李大釗紀念像》賞析錢紹武《李大釗紀念像》1991年立于唐山市大釗公園。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炎帝像》賞析錢紹武《炎帝像》1988年至1998年創作完成的《炎帝像》立于山西長治市。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李清照像》賞析錢紹武《李清照像》1998年立于山東章丘市明水鎮清照園。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高攀龍頭像》賞析錢紹武《高攀龍頭像》立于無錫市。
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曹雪芹頭像》賞析錢紹武《曹雪芹頭像》1995年立于北京大觀園內。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神農氏巨型頭像》賞析錢紹武《神農氏巨型頭像》1998年立于湖北神農架神農壇。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愚公移山》賞析錢紹武《愚公移山》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董仲舒像》賞析錢紹武《董仲舒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伍子胥頭像》賞析錢紹武《伍子胥頭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李白紀念碑雕像》賞析錢紹武《李白紀念碑雕像》立于馬鞍山采石磯。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大禹治水》賞析錢紹武《大禹治水》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孔子像》賞析錢紹武《孔子像》1994年12月訪臺期間完成《孔子頭像》。
1999年《孔子言志群像》立于山東曲阜孔子研究院,同年為國際孔子基金會創作《孔子金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張繼像》賞析錢紹武《張繼像》1993年《寒山寺、張繼、楓橋夜泊》立于寒山寺楓橋文物陳列館。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楓橋夜泊——倪云林像》賞析錢紹武《楓橋夜泊——倪云林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聞一多胸像》賞析錢紹武《聞一多胸像》1986年立于清華大學聞亭之旁。
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阿炳像》賞析錢紹武《阿炳像》立于無錫阿炳墓側。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趙沨像》賞析錢紹武《趙沨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女人體》賞析錢紹武《女人體》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女舞蹈家》賞析錢紹武《女舞蹈家》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徐悲鴻像》賞析錢紹武《徐悲鴻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關天培像》賞析錢紹武《關天培像》花崗石高3002000年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陳子昂像》賞析錢紹武《陳子昂像》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冰心像》賞析錢紹武《冰心像》立于北京現代文學館。
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山川異域風月同天》賞析錢紹武《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書法作品。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當時九十二歲高齡的著名藝術家錢紹武先生一直密切關注著武漢疫情形勢的變化。錢先生有感而發,揮毫潑墨,書就了“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等被人們廣為傳揚的詩句。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賞析錢紹武《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書法作品。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清風掃殘雪,和氣帶春回》賞析錢紹武《清風掃殘雪,和氣帶春回》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樺樹林》賞析錢紹武《樺樹林》繪畫。
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吳越國王錢镠錢王塑像》賞析錢紹武《吳越國王錢镠錢王塑像》立于臨安東入城口元寶山上。建造錢王塑像,意在緬懷他“以民意為歸、以民利為生、納土歸宋以民族統一大業為重”的博大情懷和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而作出的歷史功績。塑像基座四周為錢王文化墻,基座東西兩側浮雕描述吳越國王錢镠的生平事跡,寓意錢王家國情懷兩條主線。基座南面為錢紹武題字“東南重望、吳越福星”,北面為吳越國王錢镠像碑記,由著名書法家王冬齡書寫。
塑像整體采用立像造型,昂首闊步,衣袂飄飄,重點表現錢王對保吳越一方疆土平安充滿信心,面部刻畫力求簡單大氣,表情肅穆和諧,目光堅定,眺望遠方,充滿智慧,凸顯他文才武略,胸懷大志,放眼天下。佛教興盛是吳越文化發展的一個突出標志,因此錢王塑像右手一掛佛珠,展現錢王愛好和平,慈悲心腸,不愿戰爭殺戮,免得生靈涂炭、百姓流離的大愛情懷。當代雕刻家,書法家錢紹武《女人素描畫》賞析錢紹武《女人素描畫》。錢紹武先生的雕塑每尊都有著極強的音樂性,讓人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那昂首高歌,兩臂張開如風中鷹翼的《陳子昂》,似黃鐘大呂,讓人聽到他“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慨嘆;
那輕揚玉手、朱唇微啟的《覓渡女》,如鶯啼燕語,讓人聽到姜白石“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的麗辭。即使是那些緊閉鋼唇的《孫中山》、《曹雪芹》、《伍子胥》、《炎帝》、《神農氏》,也讓人感到一種逼人的聲浪。那是一種來自地心深處的聲音,巨大、深沉,是老子所謂“聽而不聞名曰希”的“天籟”,你充耳不聞,但它的確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