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國家大劇院第一場音樂會30元一張的站票正式對外銷售,出現(xiàn)“瘋狂”搶購局面,不少人在寒風中守候通宵。去年11月,湖北省博物館對社會免費開放,也出現(xiàn)參觀者“爆棚”現(xiàn)象。兩件事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在中國,大眾對文化的渴求是很強烈的;其二,大眾只能追求消費得起的文化。
![漁文化人物漁夫銅雕-漁文化人物銅雕 漁夫銅雕 漁文化人物漁夫銅雕-漁文化人物銅雕 漁夫銅雕](/uploads/product/20210908145904_40003.jpg)
從中國的現(xiàn)狀看,大眾的文化消費能力與愿望之間確實存在相當?shù)牟罹唷鴥?nèi)許多演出的票價在幾百元至上千元之間,約為居民月均收入的20%以上,而在美國、日本,一場演出的票價約為月均收入的5%以下。國家大劇院30元的站票大體反映了大眾文化消費的承受水平,但因票源稀缺,以致引起“瘋狂”。從文化史的角度看,文化發(fā)展大體走的是一條從“貴族化”到“大眾化”的路徑。在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文化具有某些商業(yè)性質,但當商品生產(chǎn)已進入“大眾消費”時代時,文化也只有進入“大眾消費”才有商業(yè)前景。
![漁民和鸕鶿銅雕-漁文化漁民銅雕 漁民人物銅雕 漁民和鸕鶿銅雕-漁文化漁民銅雕 漁民人物銅雕](/uploads/product/20210910143806_92180.jpg)
電影、電視的出現(xiàn),為文化“大眾化”提供了技術條件,讓人類進入了文化“大眾消費”時代,這類文化形態(tài)在商業(yè)角度也有天然的“大眾化”傾向。但對高雅藝術的現(xiàn)場演出,則由于資源、場地和環(huán)境的要求和限制,具有天然的“小眾性”,供需常發(fā)生極大落差。
![酒文化抱酒壇人物銅雕-酒文化人物銅雕 抱酒壇人物銅雕 酒文化抱酒壇人物銅雕-酒文化人物銅雕 抱酒壇人物銅雕](/uploads/product/20210914114950_37070.jpg)
另一方面,文化權益是一種基本人權,文化不僅是產(chǎn)業(yè),而更多的是一種公益事業(yè)。因此,各國政府必須承擔保障大眾文化權益的責任。對此,不妨借鑒一些其它國家的作法。以法國為例:巴士底歌劇院是法國最新的國家級歌劇院,1982年始建,1989年基本完工。
![農(nóng)耕文化播種人物銅雕-農(nóng)耕文化人物銅雕 播種人物銅雕 農(nóng)耕文化播種人物銅雕-農(nóng)耕文化人物銅雕 播種人物銅雕](/uploads/product/20210914152715_24996.jpg)
劇院的設計與建筑以現(xiàn)代化、大眾化為目標。歌劇院內(nèi)有4個劇場,其中,歷來貴族氣息最濃的歌劇院為體現(xiàn)大眾化,設計了2703座的寬敞大觀眾廳。從運行費用看,歌劇院1996年總費用為8.35億法郎,其中國家撥款5.5億,票房收入2億,其它收入0.85億。這就是說,政府投入是保障高雅文化“大眾化”的主體。其次,社會扶持是高雅文化發(fā)展的重要來源,在美國,資助文化事業(yè)的各種基金會不少,有人還開辦向公眾開放的博物館。
![漁文化漁翁得利銅雕-漁文化銅雕 漁翁得利銅雕 漁文化漁翁得利銅雕-漁文化銅雕 漁翁得利銅雕](/uploads/product/20210910155223_24471.jpg)
國家在稅收等方面鼓勵這種行為。另一方面,在發(fā)達國家,高端的藝術演出也還是有“貴族色彩”。有這樣一種說法,美國富人的標志是:從紐約打“飛的”去巴黎看一場演出。政府用行政辦法強行控制票價恐怕也不是辦法,只會使售票“黑市化”,藝術愛好者還得買高價票,政府多花了納稅人的錢,只便宜了倒賣者。
如何給真正的藝術愛好者開一個口子,這是一個問題。出售站票是一個辦法,開辦針對學生和專業(yè)工作者的專場、針對性的售票也是一個辦法。俗話說,借書看的人往往是真看書的人,同理,買站票聽音樂會的人往往是真正的音樂愛好者。真正的藝術經(jīng)營者和藝術創(chuàng)造者應對真正的藝術愛好者有一種“惺惺相惜”之情,替他們想點辦法,開個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