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是著名的熱貢藝術之鄉。熱貢藝術是藏傳佛教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唐卡、壁畫、雕塑等繪畫造型藝術。作為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技藝,2006年,熱貢藝術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經過幾年發展,如今同仁縣的一些村莊形成了家家作畫,人人從藝的局面。
熱貢藝術不僅實現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的目標,而且成為當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青海省同仁縣是中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熱貢藝術的發源地。從十三世紀起,同仁縣就有大批藝人從事繪畫、雕塑等熱貢藝術。由于“同仁”在藏語中被稱“熱貢”,因此這一民間佛教繪塑藝術便被統稱為熱貢藝術。它以藏族歷史人物和神話、傳說等為主要內容,同時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內容。
更登達吉大師出生于同仁縣的熱貢藝術世家,傳到他這里已經是第五代了。憑著在熱貢藝術上的高深造詣,更登達吉大師如今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談到熱貢藝術對當地經濟發展的貢獻,更登達吉大師欣喜地說:“同仁縣吾屯這幾個村子,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唐卡,其他的收入就沒有,這里每個人的地皮很少,每個人大概只有一畝多地,沒多少收入,主要靠唐卡藝術方面的收入?!睙嶝曀囆g中的“唐卡”一詞也源于藏語,指用彩緞裝裱的卷軸畫,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宗教色彩。唐卡的繪制極為復雜,用料極其考究,顏料全為天然礦、植物顏料,色澤艷麗,經久不退,具有濃郁的雪域風格。
唐卡在內容上多為西藏宗教、歷史、文化藝術等。近年來,它除了作為佛教用品之外,更是以其獨特的藝術內涵成為海內外藝術品收藏市場的熱點。18歲的扎西熱旦是吾屯下寺村的村民,別看年紀不大,他已經跟隨高級工藝大師夏吾才旦學習熱貢藝術10多年了。去年,扎西熱旦的一幅唐卡作品參加了專業展出,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因此有很多人慕名來購請扎西熱旦畫的唐卡。隨著經濟收入的增加,扎西熱旦一家的生活也改善了很多。
他說:“我小的時候家里也有些困難,從8歲的時候跟師傅畫唐卡,我現在就是每天畫唐卡?,F在生活好了很多,不是一般的好,我畫唐卡的錢全部存起來?!苯陙?,當地政府以發展熱貢文化產業帶動當地經濟增長。他們不僅實行了優惠的財政和稅收政策,而且還加強了對相關企業的扶植力度。
如今,熱貢藝術產業已經從一家一戶的家庭式經營,走向由龍頭企業帶動,規模發展之路。今年30多歲的楊吉加從8歲就開始學習熱貢藝術了,如今他不僅自己作畫,還成立了自己的熱貢藝術品廠青海省熱貢藝術品廠?,F在楊吉加的工廠年銷售額在人民幣2000萬元以上。
楊吉加說,他的工廠不僅主動拓展國內市場,而且還不斷接到來自美國、法國、日本等國的產品訂單。他說:“現在大大小小都可以學,一代一代都可以傳,我們現在一般很小就開始學,到十八、九歲,二十幾歲就可以自己作畫了,唐卡現在的效益比前幾年好得多了。以前就是幾百家,現在就是幾千家,賣到深圳、廣州、臺灣、美國這些地區和國家,現在我們已經打入世界了。
”而為了提高熱貢藝術創作的水平,當地熱貢藝人還成立了熱貢藝術協會,協會由資深熱貢藝人組成,主要是對熱貢藝術創作進行指導,杜絕粗制濫造的現象。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更登達吉大師就是當地熱貢藝術協會唐卡鑒定常務理事。他說:“我們熱貢藝術協會成立了唐卡鑒定小組,我們熱貢藝術協會就有十幾個常務理事,這里面就有省級大師、國家級大師,包括公司企業都有,目的主要是對唐卡的畫工方面、原料方面、純金百分比占多少這些方面進行鑒定,鑒定這個唐卡的級別,一等二等三等分開,主要是提高年輕人的手藝,保護熱貢藝術的品味。
”目前,青海省文化廳已評選出熱貢地區為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還組織熱貢藝人參加全國各種重大的專業展會活動。此外,當地政府也投入大量資金培訓熱貢藝術從業人員,當地著名的熱貢藝人也都收了很多徒弟,熱貢藝術后繼有人,創作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更登達吉大師說:“我帶總共是二十幾個徒弟,現在有的出師了,現在平時帶的十三、四個,我的目的就是帶一些徒弟,培養一些人才,讓他們把熱貢藝術傳下去?!蹦壳埃瑹嶝曀囆g不僅實現了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傳承的目標,而且提高了當地農牧民的生活水平,熱貢文化藝術產業已經成為同仁縣發展最快地特色產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