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烏魯木齊三屯碑水上樂園側對面,樹立起一座高達18米的“飛天”景觀雕塑,隨即又被有關部門拆除,前后存在不足10天時間。對此,有人認為“飛天”雕塑可以作為新疆的標志,反映了烏魯木齊多元化的文化,不應該拆除。也有人認為,這種雕塑不但沒有反映烏魯木齊文化,還丑化了“飛天”形象,有待推倒重新設計。那么,城市景觀雕塑究竟該如何做?什么樣的城市景觀才能得到更多人的歡迎和認可呢?中國旅游報記者于8月15日拆除前和17日拆除后兩次前往現場,一探究竟。
8月15日,記者前往“飛天”所在地發現,這座高達18米的“飛天”雕塑,上半身由異性玻璃鋼做成,身披深綠色彩緞和彩球,向西邊傾斜,右手抓著花帶伸向前方,左手半舉,妝如飛天,濃妝艷抹,雙目看向遠方。下半身是“她”的裙擺,“裙擺”由綠色植物組成,“裙擺”中的綠色植物間可以看到多處用來澆灌花草的噴頭,腳下是各色鮮花。街道上,不時有過往的行人或者游客,拿起手機或相機拍下這座造型獨特的“飛天”景觀。
市民李女士告訴記者說:“我這是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綠色景觀雕塑,看上去挺好的,烏魯木齊就應該多一些雕塑。”出租車司機羅師傅也停下車來用手機拍“飛天”,他說:“我咋覺得這‘飛天’不像在飛,像是大嬸在向誰打招呼,總覺得有些好奇,我打算拿回去給家人也看看。”網上網下各種聲音都有,有人表示做城市景觀雕塑是好事,但一定要做的美。也有人認為“飛天”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應該對其美化。更有人不客氣地指出,太丑,應該盡快拆除。
8月17日,記者再次前往原“飛天”景觀雕塑所在地,“飛天”景觀果真在一夜間已經被拆除,原址上擺滿了紅色的盆花。據烏魯木齊市人民廣場管理處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市民不愿意看見這樣的雕塑,說明專家和市民前期參與的還不夠,今后將加強城市景觀雕塑的設計,也會聘請專家把關,讓市民充分的參與,今后會在造型上做得更好。然而,重達40多噸,有鋼結構、有培養基,耗時兩個月才完成的“飛天”雕塑,竟在一夜間被拆除,其成本、花費多少?
據記者了解,城市雕塑應依所處的位置來確定雕塑的管理方是誰——位于城市街道屬于市政市容管理部門管理,位于城市綠化帶屬于園林綠化部門管理,位于單位門口或院內的雕塑一般由單位自行管理。目前國內還沒有一個特定的機構對其進行專門審批。廣州園林建筑規劃設計研究院負責人蘇先生認為,政府應該建立一套有關城市雕塑的管理辦法,從雕塑的規劃出發,到規劃建設,一直到驗收,最后到雕塑的擁有者的管理,都應該有法律法規等對其進行規范。
特別是設計雕塑制作雕塑,政府有責任選擇用合格的規劃和設計隊伍,要對規劃和設計隊伍的創意和設計進行專業的評審。只有評審通過的創意和專業的設計方案,才能夠立項和建設。一位新疆的大學副教授認為,雕塑設計要經過規劃部門組織各方面專家對其進行論證,待評審通過后,到了立項階段必須送到有關部門進行建設審批,然后才能由管理方或投資方按照要求進行建設,雕塑建設不能脫離相關法規規范的約束。
新疆社會科學院一研究員表示,雕塑作品在設計完成后,除了要有關部門進行審批后,還需要有公眾參與,雕塑所有方應該采取登報、上網,廣泛征求讀者對雕塑的意見,這樣就保證了既有專家評審,又滿足公眾審美,至少建成后可能會符合更多參與者的審美,這樣的雕塑才會存在得更久遠,有些雕塑還可能成為烏魯木齊的地標性標志物。烏魯木齊市民胡先生對此深表同意,他說:“我們住在烏魯木齊這座城市里,當然希望參與自己城市的雕塑建設,哪怕就是一點點建議,也可以讓我們的城市雕塑更美麗,生活環境更美好,我們也能起到社會監督的作用。
”新疆大學旅游學院院長李曉東則認為,雕塑應該結合本土,反映當地特有的知名品牌形象,如烏魯木齊冬季冰雪做的阿凡提滑雪雕塑,在文化街頭做維吾爾族大伯烤羊肉串,維吾爾姑娘、小伙跳舞等都可以。南疆庫車縣的龜茲石窟里有反映“飛天”的壁畫,在庫車縣城做一個“飛天”雕塑,這都比烏魯木齊更合適。新疆雕塑協會常務理事馮黎認為,城市景觀雕塑反映的應該是城市文化,文化能反映出城市的靈魂,脫離城市文化做出的雕塑,很難被群眾接受。
城市景觀作品的制作和設計要注意與整體環境搭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制作出能反映本地特征的雕塑,這種雕塑才能受到市民的歡迎,城市景觀才能發展得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