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灣廣場的《落雨大》銅雕塑,黃包車車輪上明顯少了幾根銅線。周達標/攝雕塑被譽為“凝固之舞蹈”,是一座城市的姿態與面孔。廣州官方近日才組織多名雕塑界泰斗遠赴韓國等地學習,為的是準備打造廣州的地標性雕塑。但現有的一些已經成為廣州名片的雕塑卻屢現殘缺不全慘狀,令街坊十分心痛。新快報記者走訪發現,荔灣廣場上的西關風情銅雕塑、建設新村的工人建設情景銅雕像都出現缺損,有些雕塑的介紹牌匾也不翼而飛。
有街坊懷疑是有人偷走牌匾賣給廢品回收站,但事實上少量廢銅塊并不值錢,更多街坊則認為,是缺乏公德心的無良人士“手賤”,對雕像進行了惡意摧殘。記者在荔灣廣場發現,老廣們尤為熟悉的草帽老伯拉黃包車雕像也成為“受害者”,黃包車的左車輪被人剪去了兩根銅線,銅像前的銅制銘牌也不翼而飛。
這尊雕像名為《落雨大》,安放于10年前,反映的是舊時西關小姐下雨時坐黃包車出游上下九的情景,深受老廣與游客喜愛。離《落雨大》不遠的一尊清代人士騎自行車雕塑,居然遭人掰斷了清人隨風飄起的辮子尾端。在附近經營服裝店的陳先生對記者說,這些雕塑被破壞至少有一年多了,一直沒有人去修復。游客也只是跟雕像正面合影,很少有人會留意到細處和背后。但陳先生認為,這些被破壞的銅制雕塑長期沒有得到修繕,會給前來游玩的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建設新村是建國后廣州第一個由政府撥款興建的工人住宅區,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廣州城市規劃建設的起點,對于廣州的城市規劃建設有著特殊的意義。
在建設三馬路建設街文化站廣場豎立的三尊銅雕塑,反映的正是工人建設建設新村時的情景。在廣場一角,一尊展示3名“工人”正在合力砌墻的雕塑給人一種怪異的感覺,原來,“他們”手里的工具不見了!原本其中一名“工人”手持泥漿桶,高處的同伴則持鏟,但現在桶與鏟皆不見,只剩下兩個突兀的斷面。
“被偷了起碼三年了,可能這兩處比較容易掰斷。”老街坊吳伯一說起這被損壞的雕塑,又是心疼又是氣憤。吳伯告訴記者,一位環衛工人曾經告訴他,有天晚上看到兩個年輕人蹲在雕塑下面鬼鬼祟祟,第二天就發現鏟子和桶都不見了。他說,他們幾個最早發現雕塑受損的老人曾經向建設街有關部門反映過,但一直不見有人去修復。久而久之,街坊們也就忘記這事了,只不過有時候經過看到了會挺難過的。
有人懷疑,荔灣廣場上的銅雕塑是無良青年手賤故意損壞。康王路老街坊李先生則認為:“一兩根銅線,拿去賣也值不了多少錢,可能有些人想攀爬一不小心折斷了。”每尊銅雕塑都呈現兩種顏色,游人觸摸較多的地方呈現光亮的古銅色,較少觸摸的地方則是青銅色。有街坊說,希望游人在與銅雕零距離接觸時溫柔一些,別傷害到銅雕。芳村大道西一間廢品店的店主告訴記者,現在純銅只能賣12塊錢一斤,如果是鍍銅,則按照廢鐵的價格賣,只能賣幾毛錢一斤。
一塊銅牌匾也就兩三斤重,賣不了多少錢。對于雕塑被故意毀壞現象,廣州雕塑院院長許鴻飛也很無奈,他呼吁管理部門應加強維護。許鴻飛說,希望管理方加強維護保養,最好能夠安裝攝像頭監控,一旦發生被盜或受損事件可以為公安機關提供線索,盡早抓到犯罪嫌疑人。
許鴻飛說,在韓國首爾,“每百米就有一尊雕塑,保養得很好,很漂亮,很符合首爾的城市氣氛,也體現了韓國的文化傳統,沒有人會去毀壞它,大家都當寶貝一樣呵護它,這樣才體現了對藝術的尊重。”廣東大同律師事務所主任朱永平律師介紹,根據治安處罰法規定,破壞公共財物的價值在一萬元以下,則公安機關可以依法對其實施拘留;而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規定,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對于數額特別巨大的,最高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
但對相關處罰宣傳的力度不夠,也讓不法者肆無忌憚。朱永平律師朱永平律師建議,雕塑的牌匾上應當加入法律警示語,告知公眾盜竊公共財物的后果以警示。說起城雕,人們第一想起的是雕塑公園,第二想起的就是沙面了。雕塑公園有專門的管理保護,雕塑受損的情況比較少見。而沙面作為開放式的區域,銅雕塑和銅牌匾一度被盜猖獗。后來,有關部門加強了電子眼的監控,最近兩年此類事件比較少。據沙面公園一名工作人員介紹,沙面清末民初建筑很多,曾誘來不少想發財的賊人想偷文物,甚至也對雕塑下手。
墻上不少銅質保護標志牌就曾被撬走拿去變賣。后來,街道和警方都比較重視,在周圍加裝了監控攝像頭,發生盜竊的事件就比較少了。記者走訪沙面公園也發現,曾經被盜的小孩圍聚溜鐵環銅像中的鐵環,已被重新安裝回去,其他曾經被損壞的雕塑也修復了。據悉,沙面的很多城市雕塑都是2003年廣州“城雕工程”中建造的,與荔灣廣場的西關風情雕塑屬于同一個雕塑群,主要分為“和平”、“健康”、“民俗”和“商貿”四個主題。與上下九主要展現民俗風情不同的是,這里的雕塑大都凸顯了中國與西方文化的強烈對比和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