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米開朗基羅同時代的文藝復興畫家,波提切利畫家、策展人、批評家和觀眾之間也無法達到關于這個畫家的這一張畫中的某一繪畫事實的共識出了這么一位柔美、溫和、扭曲的也就是說女性是五漏之身。她們的胸部,她們的肚腹,她們的肌肉,她們的站姿都非常類似的,只是波提切利筆下的維納斯更柔和更輕盈一些。看莫迪里阿尼這幅畫時,你會發現經過時間的變遷,美人的樣子有了變化。首先是女人整體身材,瘦小了下來,我們看到古希臘以及米開朗基羅對畢竟大多數女性都是溫文爾雅的弱女子描繪往往是高大,健壯,而到了莫迪里阿尼這兒,女人瘦下來了,像紙片一樣單薄,也沒有明顯的肌肉描繪。
而且她的姿態變得開始憂愁起來了,拘謹的坐姿,雙手閉合,形成了圓形的閉環,一個開朗的人怎么會如此封閉自己呢。隨著時代變化,美人的身形雖然減了,但柔軟一分也不少。力量變成了憂郁,額頭掛上了柳眉。但身形、脖子,還是如波提切利、米開朗基羅,乃至米羅的維納斯一樣,全是摸得到的骨頭的柔和。古希臘時期和米開朗基羅,都表現的是人要非常強勁,有力量;波提切利所畫的人是非常柔美的,但是到了莫迪里阿尼,就畫得更柔和了,這個女人看上去非常的憂愁。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從古至今一幅驚為天人的美女圖流傳的模板,其實就是來自希臘的維納斯。這種影響,甚至在讓人看不懂的畢加索唐朝以前的許多史料及文學作品中上,也有呈現。這是畢加索博物館中所懸掛的,《扶手椅上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