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藝術的魅力,在于歷經歲月的洗禮和沉淀,依舊葆有的幽雅、高貴、唯美與雍容,并且在今日今時看來,愈發透出精致古樸,非一般現代藝術作品所能媲美的氣質。因為那是一份積淀著歷史厚重的磅礴與大氣,是千百年來歷史長河靜靜流淌而過留給我們的珍貴財富。走進位于余姚路同樂坊的閬風藝術畫廊,直面那些從十八世紀流傳至二十世紀的歐洲古典藝術珍品,感受到的便是這一份幽雅而奢華的震撼。一月十三日于閬風藝術畫廊開幕的“幽雅的奢華——歐洲古典藝術展”是國內首次在私人畫廊開辦的,集油畫、雕塑、傢俬及其他多種類型藝術裝飾品于一體的藝術展。
展出的八十余件作品均來自法國、荷蘭、德國、意大利、奧地利、匈牙利等歐洲國家。它們或由皇家御用工場打造,或為貴族家庭定制,或源自大師的靈感激蕩…巴羅克式的莊重氣派,洛可可式的浪漫幽雅,新古典主義的細膩清新,這些原汁原味的藝術珍品充分體現了從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歐洲藝術發展的軌跡,再現了古典歐洲皇室貴族世家的幽雅風情和細膩奢華的唯美經典。精致的創作風格和高超的制作工藝不僅賦予了這些作品強大的藝術生命力,更使其具有極大的收藏價值。許多作品保留至今完好無損,有些原作成對出現,有些配以原配畫框,而諸如彩繪瓷匾等特殊形式的藝術品在國內出現尚屬首次。
對于愛好藝術收藏的人們來說,這無疑是一次充滿驚喜的體驗和收獲。在眾多藝術品中,首推的代表作是一件高達2.47米,源自荷蘭的帶書柜寫字臺。這件制作于1760-1765年的傢俬精品,屬于典型的路易十五時期洛可可風格,是至今進入中國市場最古老的可被收藏的藝術品。
三段式結構的寫字臺以橡木為底,桃花心木做貼面裝飾,鏡面周圍鑲嵌裝飾,在當時是典型的貴族家庭奢華用品。而最為精妙的是在中間的書寫區域,暗藏了十多個秘密抽屜。你可曾想到,這里曾經藏著愛情的秘密?當年用來為主人保存愛的信箋和誓言的神秘抽屜,今天要將它們一一找出還真需要花費一番功夫呢。
法國著名雕塑家CarrierBelleuse的青銅雕塑《音律》是展出中另一件代表作品。CarrierBelleuse是十九世紀法國著名的雕塑家,深受拿破侖三世的器重。這件雕塑鑄造于1880年,一位手持豎琴的美麗少婦立于帶有大理石面的木質底座上,神態逼真,輕盈優美,青銅表面細節處理得細膩而光滑,屬于博物館藏級水準。歲月流逝,青銅的光芒依舊,只是在歷經了時間長河的洗滌后,散發出的是更為成熟、靜謐的氣質,仿佛向人們娓娓道來這一千年間的故事。展品同時集合了油畫、雕塑、家具等多種藝術形式是此次閬風“歐洲古典藝術展”的一個亮點,而且不少特殊藝術形式是首次在國內出現。
起源于十九世紀中葉歐洲的瓷面繪畫,在1880年至1910年達到鼎盛。其中翹楚KPM——比利時皇家御用工廠出品的彩繪瓷畫“美麗少女”就是其中頗為珍貴的一件作品。畫中少女手持珠寶盒站在蘋果樹下,體態婀娜,肌膚瑩潤,衣飾輕盈。畫家選擇用瓷器作為繪畫材料,瓷面的光潔與油彩的絢麗完美結合,令畫中少女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留給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而作品的獨特性、完整性和細膩美感更使其具有特殊的收藏價值。
此次眾多琳瑯滿目的古典藝術真跡匯集同樂坊“閬風藝術畫廊”,為同樂坊帶來了不同凡響的復古氣息,也在這個時尚地標刮起了一股歐洲古典的藝術風潮。展覽自一月十三日起持續到二月二十八日結束。展出期間,閬風還將特邀荷蘭資深專家,舉行古典藝術品鑒賞與收藏的講座,為更多愛好藝術收藏的朋友提供相關的知識。
藝術應該是唯美和歷經沉淀的,在走過悠悠歲月之后,跨越國界而來,仍能以其幽雅雍容的風姿,從容鋪陳的氣度直指人心。經典傳世之作的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傳承價值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泯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