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給人們留下的瓷器珍品,大多應是彩繪瓷器。這個時期產生了許多繪瓷高手,如程次笠、鄢儒珍、程小笠、吳壽祺、周小松、汪東榮、汪曉棠、許尚禮、潘陶宇、吳龍發、何許人、汪大滄、張志湯、胡顏標、王步及“珠山八友”等都是有很高造詣的代表人物。
人所共知的“洪憲瓷”就是鄢儒珍1915年承制的。胎質純白,畫工精細,據說當時只生產了100件,為近百年陶瓷的珍品?,F在地攤所售“洪憲年制”、“洪憲御制”、“居仁堂制”款的瓷器,均為仿冒品,藏者須慎重識別才是?!爸樯桨擞选备钱敃r繪瓷的頂尖人物,他們各有所長。王琦善寫意人物,鄧碧珊工粉采魚藻,徐仲南精松竹、田鶴仙專梅,王大凡專粉彩人物,汪野亭尤工于青綠山水,程意亭善畫山水花鳥,劉雨岑草蟲尤為一絕。
他們并非都是江西人,卻云集景德鎮,定時探討瓷繪藝術,為民國時期繪瓷作出了很大貢獻。因為繪瓷相對興旺,也促進了繪瓷的理論研究。此時出版了中國第一本專門研究繪瓷的著作《繪瓷學》。由于作者吳仁敬也是繪瓷高手,諳熟繪瓷的各種技藝與程序,所以他的著作不僅是有學術成果,也被當時教育部門指定為職業教科書。此書對于今天我們搞民國繪瓷收藏,仍有極大的幫助。收藏繪瓷,首選就是繪瓷名家的作品。
因為他們的作品代表著當時最高繪瓷藝術水準。其次收藏當時社會名流之訂制品。這些繪瓷制品反映出他們的品位、好惡與社會狀況,可以證史。三是收藏有明確紀年款的,這些雖非出自名家但彩繪精美、雖無款字但器形完整,彩繪內容有深刻文化內涵。民國瓷器中還有一種瓷板畫。它不是器皿,是純粹為展示瓷繪的觀賞品。主要內容有:一是傳統繪畫;一是人像畫。
而畫人像畫的大都熟悉西洋畫法,通曉明暗關系,用光方法。留下來的作品,有一些是當時名人的畫像。如今,傳統畫法的瓷板畫,佳品也已很難覓得了,近年拍賣會上曾出現過,價格多在萬元以上。一般的民國繪瓷,現在價格多在幾十元至幾百元之間,還是可以被大眾收藏者接受的。所以從現在開始收藏民國繪瓷為時尚不算晚。在市場舊貨攤上,繪瓷還可以經常見到,一些底款偽為“康熙年制”、“雍正年制”,甚至“大明宣德年制”等,雖明知其偽,但只要工藝彩繪好,器形完整,亦可以民國瓷收藏之。
筆者認為,彩繪佳,有堂號款或人名款者都值得收藏。因為這些款章可直接標定出民國瓷的印記。還有一些公司商號款的瓷器,以大宗貨為多,其佳者亦可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