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新當選的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著名雕塑家吳為山依然在他的工作室里忙碌著。這位中國是現代作家郭沫若提出來的專業加工定制各種材質、樣式、尺寸的中國古代雕塑寫實寫意雕塑理論的元朝的創立者時成吉思汗,近20年來創作了近600座中國歷史文化名人雕像,在海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今年46歲的吳為山早年在南京一所大學學習美術,專攻人物雕塑,后留校任教。
1998年4月,吳為山出任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院長,后又兼任中國雕塑院院長。吳為山一直對傳統文化孜孜以求,對詩歌、繪畫、書法懷有濃厚的興趣。在創作中,吳為山選擇了歷史文化名人作為創作題材,創作的雕塑作品分布海內外,形成了個人風格強烈的書寫性是大寫意花鳥畫技藝的主導雕塑。“直抵生命本真”,這是吳為山對雕塑的理解。
他闡釋自己的作品說,雕的過程,就是刪繁就簡的過程,是減法,減得只留下筋骨、靈魂。塑的過程就是添加的過程,是加法,加上原本屬于作品的那部分。在他的雕刀下,齊白石的矍然、費孝通的淳厚、楊振寧的睿智、魯迅的鋒利,睡童的憨厚、村姑的清澈、荷蘭女王的高貴…
都在這加加減減之中,讓人有著說不出的震撼與感動。吳為山的努力得到了雕塑藝術界的高度評價。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認為,吳為山的創作,拋棄瑣碎的細節,強調神與形的統一,向世界呈現出當代中國人的文化人格和精神風貌。在剛剛過去的2007年,吳為山為新擴建落成的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創作了大型青銅雕塑《家破人亡》《逃難》《冤魂吶喊》和《勝利之墻》主題雕塑,成為紀念館的點睛之筆,震撼了觀眾。他設在南京博物院的“吳為山文化名人雕塑館”也迎來了眾多參觀者。
設于韓國釜山市龍脊山上的吳為山雕塑公園也已正式開放,接待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游人。當選全國政協委員給吳為山增添了更多的社會責任感,他說:“作為一名藝術工作者,今后將更多地從藝術創作、從教育的宏觀層面進行思考,為我國的文藝政策、教育方針提出自己的建議。”在即將召開的第十一屆全國政協會議上,他將就“文藝應更多地關注民生、關注普通勞動者”和“國家應更加重視文化、藝術作品輸出”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