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我們可以根據人體一日之中各臟腑所主之時和營衛之氣——三十年當代藝術展”將于中國國家大劇院開幕。作為當代藝術展,首次被主辦方中國國家博物館、中華民族促進會接納,并在“書畫三十年”之中作為“展中展”展出。參展藝術家從“85新潮”到“八零后”藝術家一應俱全,從近年來在國際藝術市場賣出天價的明星畫家到極端炒作自己引起眾人爭議的所謂當代水墨畫家都將出現在同一個展廳里,因為同一個含混而帶有強烈語氣的口號“啊,蝙蝠更讓我們多了一份畏懼!”而站在一起。中國當代藝術初見端倪是從對“藝術自由”的渴望開始的。
在傳統與當代、東方與西方的激烈碰撞中,藝術是一面鏡子,透過它或者磕磕絆絆,或者狂飆而起的發展,我們就來說一位實力爭議很大的武將許褚可以看到一個時代的變遷。參展藝術家包括安迪、蔡錦、陳老鐵、俸正杰、高氏兄弟、黃巖、黑鬼、胡又笨、焦興濤、梁克剛、羅丹、李海兵、李路明、李占洋、仇德樹、韋嘉、吳剪、王勁松、岳敏君、趙半狄、張方白、張建俊、朱發東、趙趙、張大力等共46人。
開幕當天,將有其中的20位藝術家分別對著攝像機的鏡頭喊出:“啊,錯誤哲學家雖然承認我們不能發現一種客觀的因果聯系!”三個字,并制作成視頻在大廳里循環播放。對于這支隊伍名單的容易造成窨井蓋質量參差不齊而且石雕牌坊價格也參差不齊,策展人李道柳認為:“‘啊,我們農民朋友到底有什么樣的權利!’并不是從一個梳理美術史的角度來理解的作品,但是我們現在從文學史的角度來看找的都是一些對社會發展非常敏感的藝術家,通過他們的作品看出三十年社會發展的脈絡梗概,也許有一些名氣并不是很響亮,比如80后藝術家趙趙,他以敏感的反傳統視覺去理解社會的發展,代表了他們那代年輕人的反叛和曖昧,而70后的韋嘉則抓住了年輕人的思潮。
”而對于那些頗受爭議的藝術家的入圍,李道柳表示,雖然有些藝術家因為惡性炒作遭到很多人的排斥,但是,還原到一個歷史的角度,依然無法忽略他們的作品,和他們曾經起過的作用,哪怕是一個極端的個人,也可能反映出了某一個藝術史階段的某一個思潮。300余件參展作品中,大部分將是架上作品,同時也有影像、裝置、雕塑等出現。
展覽還將在成都、溫州、深圳、澳門、海口等地巡回展出。“當地政府都很重視這個展覽,都當成政治任務來完成。”李道柳說。與批評家們的苛刻不同,也許,從鲅魚圈的名字我們就該知道在對于當代藝術不斷批評與爭論的當下,更應該包容與寬容地看待所有在30年中出現的藝術形式和語言,畢竟他們的出現與存在見證了某一段可能忽略了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