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追夫人雕像。說到辛追夫人,有稱她為“東方睡美人”,也有些人并不熟悉,但提到“馬王堆老太太”就幾乎無人不曉了。發掘于1972年的馬王堆漢墓,以宏大的棺槨、精美的漆器、絢麗的服飾、神奇的帛畫、傳世的帛書、2000余年不腐的濕尸等重大考古發現轟動全國、震驚世界,被譽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寶之一”,是長沙古城的靚麗名片,相信這也是長沙被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原因。辛追夫人雕像。2013年西安雕塑研究所用高分子材料制作辛追雕塑,2016年12月14米高的辛追夫人雕像在新落成的馬王堆漢文化廣場亮相。
雕像以紅砂巖為基材,微笑平和,向西而立,身著漢服,華麗莊重。基座鐫以漢墓紋飾,赭紅古樸。南側有漢文化數字博物館與迤邐橫跨瀏陽河的“漢橋”,對岸有祭祀屈原、祈禱豐年的龍舟廣場,極目遠眺處是豐饒的田野、綠樹掩映的村莊。
瀏陽河畔的辛追夫人雕像。關于馬王堆和辛追夫人的故事傳說很多。古墓葬歷經2000多年沒有損壞,說明長沙是一個沒有地震、洪災的福地,并遠在古代就有保護遺體的高超技術。辛追遺體出土時肌膚有彈性和光澤、關節可屈伸活動,甚至連她生前食瓜留在胃中的100多粒香瓜子都歷歷可數。我參觀過新疆博物館的樓蘭古尸和羅浮宮里的木乃伊,它們都無法與辛追相比。我也驚嘆于生產工具原始落后的古人竟然能夠加工出那么厚重、精美的棺槨。
馬王堆出土文物3000余件,價值無法估計,隨葬的素紗襌衣只有49克,薄如蟬翼,現代蠶寶寶吐的絲比古代要粗,無法仿制。專家們從培育蠶種開始到養蠶、結繭繅絲、古法紡織裁剪,花去13年心血才仿制成功,比原物還重了0.5克。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館,素紗襌衣就陳列在這里。據史書記載,辛追是長沙國臨湘侯辛夷之女,她的丈夫利蒼是湖北荊州人,受封為長沙國丞相、轪侯,奉命輔佐和監督異姓王吳臣。辛追夫人下葬于西漢文帝12年,時年約50歲。現在它是湖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一年到頭慕名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
辛追生活在長沙,長眠于長沙,她讓我們看到那個強盛安定的歷史時期。“無奈辛夷去,桃李自芳菲”,國力強盛、人民富足,這是從古至今世世代代億萬百姓的理想追求。長沙于1982年2月被公布為中國第一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至今為止,國務院公布的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共有134座。
名城必有名雕。每個城市都有其標志性的雕塑,它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精神面貌、人文歷史和藝術造詣,給到訪者留下深刻印象。與文字、照片、繪畫相比,立體造型的雕塑具有更強烈和鮮明的藝術感染力,“長沙街頭歷史文化名人雕塑”系列將以連載的形式帶領讀者領略長沙系列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