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一個城市我都喜歡去逛逛當地的博物館,博物館是了解一個城市重要的渠道,而且還可以見到很多的文物,細細的逛慢慢的看,仿佛走在歷史長河中與古人對話。這次來蘭州,除了一睹黃河的風采再就是甘肅省博物館最吸引我了,我國國家旅游的標志、舉世聞名的“馬踏飛燕”正是在這里。甘博還有很多珍寶級的展品,不少展品還上過央視的《國家寶藏》節目,比如銅奔馬、驛使圖、人頭形器口彩陶瓶,樣樣精美。
甘肅省博物館共分三層,一樓是臨時展廳,二樓是紅色甘肅、絲綢之路文明展、古生物化石展,三樓是佛教藝術展、恐龍展廳、甘肅彩陶展。我去的那會古生物化石展廳沒有開門,最吸引我的就是“絲綢之路文明展”和“甘肅彩陶展”。絲綢之路文明展作為古代絲綢之路以及河西走廊的必經之路,甘肅省博物館最值得看的就是與古絲綢之路文明相關的文物。此行真的沒少去博物館,從寧夏博物館到甘博再到西安博物館,這幾個地方都有關于絲綢之路文物的展覽,所以有些東西是很相似的,比如下圖牽駝的胡人俑,在甘博、寧夏博物館、西安博物館三個地方都有看到。
武威出土的銅奔馬,也稱“馬踏飛燕”,中國旅游業的標志,甘肅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很多人進來之后都是直奔它來的。銅奔馬昂首揚尾、三足騰空,右后足踏一飛鳥。整個雕塑形象到你仿佛已經聽到了馬的嘶鳴。銅奔馬的旁邊是銅奔馬儀仗隊,也是從武威雷臺漢墓出土的,非常震撼。驛使圖畫像磚,看到這件國寶,第一反應很熟悉對不對?沒錯,它就是現在我們中國郵政的標志,有趣的是,這個畫像上的人物五官唯獨少了嘴,有介紹說是因為作為信使,職務的原因需要他們保守秘密。
在它的周圍還有其他的畫像磚也值得一看《禮儀》簡,1957年,甘肅武威漢墓群出土了480枚木簡,而且并不是散亂的殘簡,保存的非常完整,是迄今為止漢簡中的空前發現。元代玻璃蓮花托盞,也是甘肅省博物館所珍藏的藝術瑰寶之一,晉藍色玻璃制成,盞為七瓣蓮花形,托口邊沿呈八瓣蓮花狀,精美絕倫,有人猜測這套托盞是從西方傳入。青銅鎏金虎噬羊形底↓彩繪木獨角獸↓莊嚴妙相象牙印↓五重舍利石函↓西周獸面紋銅甗↓青銅編鐘↓大般涅般經卷第十八↓綠色纏枝葡萄紋綺↓我去那會古生物化石展、恐龍展廳都沒有開放,從絲綢之路展廳出來就去了甘肅彩陶展。
甘肅彩陶展甘博的彩陶廳內陳列著400余件不同時期的彩陶精品。展覽分為文明曙光一大地灣文化彩陶、錦繡彩陶之冠一馬家初綻一仰韶文化彩陶、余輝流艷一青銅器時代諸窯文化彩陶、文化彩陶、陶苑奇葩和陶藝再現六大部分,系統地反映了甘肅遠古彩陶文化的概況其中人頭型器口彩陶壺也是甘博的鎮館之寶之一,我去的那會很不巧被拿出去展出了,沒有見到,在網上找了一張圖~這件寶物是一個瓶身為橢圓形的容器,而瓶口是一個女人的頭飾形象,細看的話這個女性的劉海居然還有些現代。
紅陶人面像↓各種紋路的彩陶罐↓鯢魚彩紋陶瓶↓很多博物館租講解需要額外付30,但展品附近多少還是有一些字介紹的,甘博真的是一點文字介紹都沒有,就幾個字告訴你這個東西的名稱,剩下的全沒了,這是變相的為了租講解器?不過這里的文創做的倒是規模很大,東西也很不錯。
最喜歡的一個周邊就是印有甘肅省博物館展出文物的日歷,對每一個文物都有詳細的介紹,個人覺得租講解器的錢還不如再添一些,買本這個仔細看了,店里九十多一本,某寶有旗艦店,八十多還包郵。甘博實用信息預約:甘肅省博物館免門票但不免預約,需要提前在預約。預約時間段為7:00-,只有在這個時間段才可以預約。開放時間:9:00-,星期一閉館建議游覽時間:3小時-半天由于藏品太多,本篇也無法一一介紹,建議對此感興趣的小伙伴去蘭州的時候一定不要錯過甘肅省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