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正在經(jīng)歷一場大考。陜西省衛(wèi)健委最新公告顯示,全省已累計報告本土病例1820例,其中西安市1793例。截至今天,西安仍有63個中風險地區(qū),3個高風險地區(qū),且疫情已外溢4省7地。恍惚間,仿佛回到了兩年前的武漢。眼前西安面對的,是2020年年初之后,最為嚴重的疫情沖擊。好在,在最艱難的時刻,仍有一些溫暖,在鼓舞人心。0山東菏澤一個普通的村民王春鳳,23號早晨在手機上看到西安封閉管理的消息后,做下一個決定。
把地里剩下約50噸的大白菜,全部無償捐給西安市民。她心里只有一個樸實的想法:城市管控,人們就很難買的新鮮蔬菜了。新聞里醫(yī)務(wù)人員每次都會去疫情嚴重的地方支援,她去不了,但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些白菜,是王春鳳成立合作社后,地里的第一批收成。原本在寒冬季節(jié),是可以賣出高價的。但她一個農(nóng)婦,毫不遲疑地就捐了。要論價值,和其他企業(yè)動輒百萬千萬的捐款相比,這些大白菜毫不起眼。
但這已經(jīng)是這個鄉(xiāng)村婦人,最大最厚重的心意了。下定決心后,王春鳳就帶著家人開始挖菜打包了。村里的大喇叭一喊,上百個村民聽到她要給西安捐菜的消息,自發(fā)前來幫忙打包裝車。24號下雪,菏澤夜里的氣溫,只有零下8度。來幫忙的年齡最大的老人,81歲。這群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nóng)民,不顧凍出凍瘡的雙手,在地里刨了兩天,刨出20噸大白菜。
兩天,20噸啊。《肖申克的救贖》里說,堅強的人只能救贖自己,偉大的人才能拯救他人。這些坐在田地里白發(fā)佝僂著背挖菜的老人,在手起手落之間,已經(jīng)傳遞了中國人的赤忱。這就是中國老百姓的善良,總是想盡一切辦法在互助。01月2號,陜西商洛。3名馬幫成員自發(fā)組織買了5560元物資,用8頭騾子從丹鳳趙戶嶺拉到鳳麓社區(qū),捐贈給社區(qū)工作人員。全程山路,地形復雜,高差2000米,他們牽著騾子走了40多分鐘。
別人質(zhì)疑他們作秀,有車不用偏用牲畜。馬幫成員趙先生只能解釋,他們是馬幫,又不太富裕,真的沒有車。在縣里干活時看到防疫人員很辛苦,連吃飯都成為難題,不忍心,便和兄弟們商量,買些物資送過去。為走山路運貨方便,才選擇用騾子運送。
“我們是真金白銀買物資捐贈,問心無愧。”,時長20箱營養(yǎng)快線,20箱八寶粥,10箱礦泉水,36箱泡面,4箱口罩。在這個物資緊缺的時刻,他們跑了很多商店才湊夠數(shù)量。雖然不值什么錢,也堪比雪中送炭了。當?shù)鼐用裾f,馬幫還常年為偏遠地區(qū)送物資,吃了不少苦,但從沒間斷過。有些人,從不說自己有什么信仰。但當時代的一粒灰落到身邊人肩上的時候,他愿意竭盡所能,挺身而出。一生吃苦,一生行善。此時再看視頻里那三位穿著樸素,牽著騾子走在馬路上的老哥,已然化身現(xiàn)代的俠客。
01300萬人口的城市,要在短時間內(nèi)完成多輪核酸篩查工作,很難。重任當前,無數(shù)學子披袍上陣。西安培華學院42名醫(yī)學生,請纓一線。“護理學2004班全體同學自愿加入此次抗擊疫情的工作中去,并承諾在工作期間服從組織調(diào)度安排。我們愿在祖國需要,西安需要,培華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決不退縮…”一個個赤紅的手印,背后都是一顆顆赤誠的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志愿者群里,每次問“誰可以”的時候,都是+1+1地刷屏。他們在用行動,踐行自己許下的希波克拉底誓言。11月初甘肅疫情中,蘭州大學、西北民族大學等四所高校,向醫(yī)學相關(guān)專業(yè)高年級學生發(fā)出倡議,號召他們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不到5小時,蘭州大學的報名群,就達到了500人數(shù)上限。一個孩子悄悄私信老師,“我當過兵,站過崗,把我安排在晚上。”深夜11點出發(fā)的他們,在第二天上午,準時出現(xiàn)在了核酸檢測的工作現(xiàn)場。還有19名西北工業(yè)大學的學生,共同開發(fā)了一款疫情防控小程序,將防疫人員統(tǒng)計物資配送等工作的效率大大提高。
此前統(tǒng)計一棟樓,需要3小時,現(xiàn)在只需要3分鐘。人們總調(diào)侃這一代年輕人不盡如人意,然而那些沖鋒陷陣的人,就是這些年輕的面孔。他們早已長成了社會的砥柱,有了家國擔當,挑起了時代的脊梁。戰(zhàn)時皆兵,白衣為甲。共克時艱,他們逆風而行。0同胞正在經(jīng)受痛苦,總有人想為他們帶去一點甜。
無數(shù)被困在西安不能回家的人,申請成為志愿者。一位老大哥,在志愿者群里表明決心。“我就一平民啥也不是,吃苦耐勞那都是小事。在武漢的時候我沒勇氣參加志愿者,現(xiàn)在西安我不想再退縮。”還有一位名叫許凱的小伙,組建了志愿者團隊,免費為疫情防控人員烹制愛心餐。
其中一部分愛心餐,會送到百余位馳援西安的救護車司機手中。一天深夜,送完餐。他看著停車場里來自全國的救護車,震撼又感動。“山東濟寧的,山西大同的,安徽宿州的,河南鄭州的。甘肅慶陽的,四川成都的,黑龍江哈爾濱的,遼寧盤錦的…”,時長那年冬天,武漢封城。
全國人民舉國之力,一心援鄂。而今,西安告急。去馳援的,還是當年那幫熟悉的號碼牌。我不知道他們?yōu)楹稳绱速u命,我只知道沒有華夏兒女過不去的坎,沒有中國老百姓翻不過去的山。05截至今天,距離西安全市封閉式管理,已經(jīng)過去了14天。曾經(jīng)人流量最大的市中心鐘樓,已不見行人的蹤影。著名的陜西省歷史博物館,也沒有了昔日排隊等待的人群。
大雁塔南廣場,只剩玄奘雕塑孤獨駐足。千年古都,原先熙攘,如今空蕩。可是,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座空城,而是為了明天的眾志成城。每位戰(zhàn)士都在點亮戰(zhàn)疫必勝的決心,每個崗位都在堅守對這座城的熱愛。我曾經(jīng)寫,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寫完西安的疫情,我想說,越是在艱難的時候,越能看出中國的老百姓的高貴。
何為高貴?是河南暴雨洪災(zāi),那個做好飯菜免費贈給司機的大媽,招呼著“過來吃飯”時臉上質(zhì)樸的笑容。是那個開放自己的影院,免費收容近一千個無法歸家的“陌生人”,為他們提供充電寶和毛毯的老板撐起的安眠之夜。是鄭州那位不會游泳,卻在暴雨之中蹚水破窗救人的小伙子,手里拿著救命菜刀一下一下砍著車窗的拼命。是江蘇73歲的阿婆,靠撿垃圾生活省下9000元,準備捐給武漢卻被拒絕后的眼淚。
更是早前,那個正在家里吃團圓飯,聽說火神山醫(yī)院缺人便立刻放下碗筷,拉著施工隊連夜趕到工地的女包工頭的果斷。是累到動不了的建筑工人和醫(yī)護人員,躺在工地坑道和樓梯間里,蜷縮著休息的單薄背影。是一封封請戰(zhàn)信。是一封封偷偷寫下的遺書…平凡的身份,不平凡的靈魂。散是滿天星,聚是一團火。這些,都是中國老百姓的高貴。《新時代的中國與世界》里寫:“大國之大,不在于體量大、塊頭大、拳頭大,而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擔當大。
”這樣的民族,自然是由這樣的百姓撐起。他們誓死,要在黑暗里劈出一道光。讓腳下的土地變得更好一分,讓流著同樣血脈的同胞遠離災(zāi)難和不幸。曾看過一句話,所謂溫暖,是縱然如冰凍三尺的河流,仍努力反射著陽光;所謂慈悲,是縱然出三界如風,仍不舍眾生,頻頻顧盼。無數(shù)種力量集合在一起,定然會擊退疫情,迎來春天。
山河猶在,龍魂不死,萬民同心。曾經(jīng)的長安城,未來也一定會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