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與民間文化交匯,燦爛輝煌的隴原文化讓每個甘肅人都為之驕傲。但如果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想找一個最集中的空間,對隴原文化有一個比較全面的認識,那么將甘肅的精粹文化和民間文化及名人書畫集于一堂的隴萃堂就是不二之選。正因為如此,隴萃堂也成了蘭州的一個景點,讓渴望了解自己地域文化的甘肅人和外地旅游者既能得到物質上的收獲,也能得到精神上的享受。
那么,在隴萃堂,我們能看到哪些獨一無二的文化產品和工藝品呢?新裝修的隴萃堂工藝品區位于店堂三樓。一到這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敦煌莫高窟的佛像和各種飛天造型的工藝品。雖說是復制的工藝品,卻同樣深得敦煌文化的精髓。佛像、佛頭造型豐滿、神態安詳,飛天造型栩栩如生,載歌載舞…這些工藝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敦煌印象”,是由我國著名的雕塑藝術家孫紀元先生支持創作和設計,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孫紀元先生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雕塑學會會員、西安美術學院名譽教授、甘肅博物館研究員、甘肅省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協會文化藝術專業委員會委員。
他的作品體現出對敦煌藝術虔誠的傳承,每一件,都是藝術家手工獨立完成,而獨特的玉瓷工藝又讓敦煌佛像、飛天更加美輪美奐。除了佛像、飛天造型,我們還可以在隴萃堂看到精美的敦煌壁畫。隴萃堂展示的壁畫臨摹作品均出自史敦宇女士之手。她自幼跟隨父母史葦湘、歐陽琳出入莫高洞窟,逐漸形成自己的藝術特點和風格。她所臨摹的敦煌壁畫作品曾在北京、上海、臺灣、蘭州等地展出;部分精品還被法國、美國、日本、馬來西亞、韓國等國家的友人收藏。
隴萃堂展示的這些絲絹畫所反映的內容,有一些已經遭到破壞,難以復原,還有一些已被盜運到國外,現在難得一見,所以都非常珍貴。要想不出蘭州,享受和品味敦煌文化,就到隴萃堂來。在隴萃堂這藝術的殿堂里,有一個在別處難得一見的工藝精品,就是著名的阮氏微雕葫蘆。葫蘆在人們心目中有增壽、降瑞、除邪、祝福的寓意。阮文輝先生是一位藝術理論家、詩人,是集書法、繪畫、篆刻、雕刻、雕塑、陶藝、石藝等技藝于一身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他的微雕葫蘆作品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珍品,收藏于珍寶館,他是“東方之子”、“國家有貢獻專家”、“國務院津貼”的獲得者。
阮氏微雕葫蘆以民間絕技與文人書畫完美結合,獨樹一幟,以質樸的品格、創造出天然直率又具有書卷氣的葫蘆藝術,創建了前無古人的高度,贏得了中外人士贊譽。隴萃堂陳列的阮氏微雕葫蘆均為阮氏第二代傳人阮文輝和第三代傳人阮琳創作。隴萃堂還匯聚不少極具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工藝品,吸引了不少文化名人來隴萃堂,為其題字作畫。著名漫畫家曹昌光的手繪彌勒佛、甘肅省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西部畫院院長楊志印所繪的駱駝,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甘肅省文聯委員秦理斌的題字,西部畫院畫家張光宇的書畫作品以及中原商會會長、甘肅省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劉炳午的題字在這里都能看得到。
隴萃堂的發展得益于省上老一輩領導及藝術家的支持和幫助。全國政協常委鄧成城,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文輝、姚文倉,原省政協副主席秦時瑋、韓正卿,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炳午,還有以原省政府副秘書長于忠正為會長的絲綢之路協會在省文化廳的領導下,會同隴萃堂在挖掘、整理、宣傳、展示甘肅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隴萃堂還被省委、省政府列為《甘肅省十一五文化產業規劃》的重點培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