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用鋼鐵直接鍛造的雕塑和建筑已經司空見慣,而在半個世紀前,這還是一種開創先河的藝術創作。3月20日,由西班牙對外文化推廣署、西班牙瓦倫西亞現代藝術館以及深圳畫院共同主辦,西班牙海外合作部、西班牙駐中國大使館協辦的“鐵匠的煉金術——西班牙瓦倫西亞現代藝術館藏品展”深圳展在深圳畫院陳列館開幕。通過此次展覽,深圳觀眾將在畢加索、米羅等著名的藝術大師之外,了解另一位西班牙藝術大師胡里奧·貢薩雷斯。
![貝多芬雕塑-廣場景區玻璃鋼仿銅世界名人歐洲古典主義時期著名作曲家貝多芬雕塑 貝多芬雕塑-廣場景區玻璃鋼仿銅世界名人歐洲古典主義時期著名作曲家貝多芬雕塑](/uploads/22041614/143354_10700.jpg)
他是西班牙最負盛名的雕塑家,是第一個把金屬“演變”成藝術雕塑的人,在藝術界享有“煉金術之父”的稱號,他還是畢加索在金屬雕塑方面的老師。此次展覽以“鐵匠們的煉金術”為主題,展覽將展出四位著名雕塑家胡里奧·貢薩雷斯、馬丁·齊嶺諾、安德萊爾·阿爾法羅和米蓋爾·納瓦羅的作品共63件,其中以胡里奧·貢薩雷斯的作品為主。4位經典雕塑藝術大師的作品雖涉及肖像、人體、面具、建筑、昆蟲、運河、城堡等內容,卻都是以金屬為材料。西方有一句古老的格言,說鐵匠和巫師是來自同一個巢穴的。
![貝多芬雕塑-廣場漢白玉世界著名作曲家音樂家人物貝多芬雕塑 貝多芬雕塑-廣場漢白玉世界著名作曲家音樂家人物貝多芬雕塑](/uploads/22041515/154929_77469.jpg)
自古以來,金屬制造和冶煉技術的神秘一直是緊密聯系的,中世紀的很多神話都圍繞著冶煉師和鐵匠們,他們也是金屬藝術品和裝飾品的開創者。但是,真正以金屬做藝術雕塑的材料需要極高的技術,這在近現代才成為可能。15到17世紀,西班牙境內發現大量鐵礦,產生鑄鐵、鍛造的新行業。依托伊比里亞半島豐富的礦產和高超的鍛造技術,出生于鐵匠世家的胡里奧·貢薩雷斯20世紀初開創了金屬雕塑的先河,并將現代西班牙雕塑藝術推向輝煌。
![深圳不銹鋼抽象天鵝項目-不銹鋼抽象天鵝 企業景觀雕塑 深圳不銹鋼抽象天鵝項目-不銹鋼抽象天鵝 企業景觀雕塑](/uploads/product/20190724095718_44694.jpg)
胡里奧1876年生于巴塞羅那的鐵匠之家,由于父親從事金屬鐵花生意,他從小便學習煉金術和鐵匠手工制作。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胡里奧發明了一種新的金屬焊接術,由于畢加索對此深感興趣,1928至1931年間兩人成為合作伙伴,后來各自闖向新領域。這時,由工匠、畫家出身的胡里奧正式成為一名雕塑家,并成為鐵塑的首創者,也因此在歐洲現代藝術史中留下了自己光輝的名字。
![李斯特雕塑-公園景區匈牙利鋼琴之王世界著名作曲家李斯特雕塑 李斯特雕塑-公園景區匈牙利鋼琴之王世界著名作曲家李斯特雕塑](/uploads/22041609/092922_70103.jpg)
“將普通的鐵變成一件件精美絕倫的藝術品,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煉金術嗎?”在談到此次展覽有趣的名稱時,西班牙瓦倫西亞現代藝術館工作人員JorgeGarcia這樣說。對此,深圳雕塑家戴耘也深有同感。為了讓觀眾更好地了解作品,深圳畫院邀請了深圳青年雕塑家戴耘在畫展開幕式結束后舉行《金屬之聲》“第二課堂”專題講座。
在講座中,戴耘介紹了鋼鐵藝術在古典時代和現代的發展歷程,在胡里奧之前,藝術家創作金屬雕塑都是用銅水倒模鑄成的,從某種程度上掩蓋了材質原有的生命力。而胡里奧首創用鐵塊、鐵條、鐵片直接做成雕塑品,有意識地保留了鐵材質本身的精神,他甚至在雕塑上保留了鍛造的痕跡、鐵銹等,喚起了金屬的生命力。這些技巧也許在現在看來很平常,但在當時非常有創造性,效果非常震撼,從而開創了鐵雕的新時代。
戴耘說:“以胡里奧為首的一批藝術家,通過創造性的實踐,把鐵藝從工匠的層面上升到高水準的藝術層面,這正是一個‘點鐵成金’的過程。”在本次展覽中,明顯分為兩大部分的作品也為胡里奧鐵匠、藝術家和金匠的身份做出注解。作為鐵匠出身的人,他早期將天然材料如銀、鐵、陶、銅等制作出集觀賞性和實用性合一的作品。展覽展出了他制作的一批珠寶首飾和裝飾品,比如在1890年前后他用鐵和銅制作了一批植物的雕塑,如菊花、茉莉花,這些結合實用與藝術的作品,給今天的雕塑工作者帶來啟迪。
戴耘說:“今天的中國雕塑界,要么就是高高在上的藝術家,看不起工匠性技巧;要么就是純粹的工匠,做出的東西缺乏藝術性。而半個多世紀以前西班牙藝術家制作的實用物品,既體現了高超的技藝,也不失藝術水準,帶著自己強烈的個人風格,這實在是值得中國藝術家深思的。
”這次展出的胡里奧作品很多創作于20世紀30年代,這些近80年前的作品,在今天看來仍然深具現代氣息,這不能不讓人感嘆藝術家當年的超前想像。戴耘認為,胡里奧作品的可貴之處在于在抽象和具體之間尋找平衡,抽象的同時也有技巧的價值,用胡里奧自己的話說,就是“通過運動來傳達感情”。
而在藝術評論家看來,胡里奧是第一位用鋼鐵在空間中作畫的藝術家。他將一種既古老又現代的材料融入藝術,更將一個既古老又現代的世界融入生活。除了鐵匠和雕塑家,胡里奧還是一位畫家,1900年前后,他來到巴黎,一直從事繪畫直到1927年.一戰期間,胡里奧學會了一種新的技術,他也因此成為畢加索的老師與合作伙伴。據說,胡里奧曾經幫助畢加索完成了6個金屬雕塑,畢加索在腦中勾畫出雕塑的輪廓,但他既沒有工具也沒有技術,因此需要一個人幫他制作,而胡里奧正是那個有工具和技術的人。
最重要的是,他具備必不可少的技術想像力。這種藝術家之間的交流,也讓胡里奧的藝術面貌發生了變化:慢慢從功能性和實用性轉化為顯著的個人風格,即在抽象與具體之間尋找平衡。比如一批不同形式的面具雕塑和蜚聲遐邇的《仙人掌夫人》,均是這段時間的產物,觀眾在此次展覽中都可以看到這些作品。據悉,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博物館是西班牙第一個現代藝術博物館,館內藏有2000多名西班牙現代藝術家的1萬多件作品。
而對于他們來說,胡里奧的作品是他們的最大驕傲。該館藏有胡里奧的394件作品,包括雕塑、素描、鑄金器件、繪畫和浮雕等,是公認的該藝術家最完整的收藏。當然,作為瓦倫西亞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館藏展,其他三位藝術家也在西班牙藝術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他們的作品與胡里奧一脈相承,充滿向大師致敬的意味。展覽此前曾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巡展,貢薩雷斯的空間感、齊嶺諾獨特的用螺絲對鐵塊的結合處理、阿爾法羅的線條動感、納瓦羅的結合建筑學城市學的條理分明,四位藝術家可謂各具特色,為中國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視覺盛宴。
據悉,此次深圳展覽將持續到5月20日,觀眾有充足的時間體味西班牙藝術的熱情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