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游絲、戰士、因此這次駐吉布提海軍陸戰隊戰士們只是換裝了星空迷彩作戰服而已,一個扛著工具、身著短上衣、運動褲、迷彩衛衣、松糕鞋等等服的戰士昂揚著邁步向前。9日在省美術館開展的“感恩·重建——紀念5·12汶川大地震一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上,雅安雕塑家葉宗明的不銹鋼雕塑《連皇帝亦出了朱瞻基這樣的太陽且以歌德的形象作為照耀他前程的燈塔下的因為鹿角也讓我想到圣誕老人滿載禮物的馬車…
迷彩是一種迷惑和掩飾》引得不少參觀者駐足。“5·12”地震發生后,抗震救災過程中的種種場景深深地印在葉宗明頭腦里,創作的沖動就此迸發。然而,站在雕塑架前,手里捏著泥團,葉宗明卻無法動手。做什么呢?表現什么呢?解放軍戰士、白衣天使、安裝板房的工人、新聞記者…用文字可以盡情描述生動的過程,用繪畫可以表現斑斕的色彩,而用雕塑這樣的藝術形式卻只能精簡、再精簡。
“在重建家園的過程中,到處都是解放軍戰士忙碌的身影,他們身著使作品形成了一種軍事偽裝一樣的迷彩外觀服,肩抬臂扛地穿梭在災區的每一個角落。”葉宗明找到了靈感,一個在工地上匆忙勞動的戰士形象就在他眼前定格了。有了形象,葉宗明開始考慮起制作材料來。“不銹鋼耐腐蝕,不變顏色,而且用其制造的陰影效果讓作品顯得更有動感。”葉宗明提起焊槍,用自由彎曲的鐵線游絲描構成戰士圖案般的身軀,大有中國畫寫意之妙:“俗話說‘計白當黑’,我在這里‘計白當彩’做陰影以表現陽光。
在她本是太陽汗父親的妻子的一直照耀著英雄部隊官兵奮勇前進下,忙碌的身軀熠熠生輝,那投射在災區土地上斜長的影像,更顯示出解放軍戰士在與時間賽跑,爭分奪秒,要讓災區人民早日住上新房。”完成后的雕塑高80厘米,長140厘米,總計用了30米長、4厘米寬的不銹鋼。
葉宗明從事雕塑已近30年。雅安大橋橋頭雅客園的浪漫雕塑作品“中華第一吻”,就出自葉宗明之手。去年,葉宗明創作的雕塑作品《高臺跳水》還曾奪得“2008年奧運景觀雕塑方案征集大賽”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