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奪天工憑妙手,石灣該是美陶灣?!薄?a href="/diaosu/3072-1/" target="_blank">文學家郭沫若曾為石灣陶塑的精湛技藝和傳神造型所折服,驚嘆之余更作詩詠之。記者在近日探訪新石灣美陶廠、“公仔街”等多家經營機構,并與數位石灣陶塑國家大師暢談后感觸良多:在兼收并蓄但又旗幟鮮明的嶺南文化圈內,作為“區域性藝術品”代表之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石灣陶塑從不避諱自己民窯的“非主流”出身,反而自誕生之日起便緊跟市場步伐,在固守寫實風格的同時重視自身“造血”機能,走出了一條跟景德鎮陶瓷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
“石灣陶,景德瓷”-——不少“本地郎”都不清楚,兒時在自己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石灣公仔曾可比肩如今大名鼎鼎的景德鎮陶瓷。石灣窯過去被稱為“廣窯”,由南宋時從北方避禍遷居而來的匠人所創燒,開始時在陽江地區,明代時遷至南海縣石灣鎮,并迎來工藝和規模上的大發展。清代甚至有“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陶器和瓦器是石灣窯的主流產品。明代和清初時,石灣窯以仿宋代鈞窯的釉色而聞名于天下,有人因此戲稱其是靠“山寨”起家的。
石灣陶塑可分為人物、動物、藝術器皿、山公盆景和建筑園林裝飾等5大類,兼具藝術性與實用性,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是嶺南文化的一朵奇葩。2006年5月20日,石灣陶塑技藝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石灣陶塑制作技藝經過近千年的積淀和發展,已日趨精妙?!笆癁彻小笔菑V東土生土長的傳統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廣東的傳統文化名片之一,以拙樸、率真的手法表現人物、動物等題材。其工藝特點是以陶泥為“胎骨”,以別具一格的彩釉為衣物或翎毛。
由于施釉不在人物的臉、手部,塑造的人物和動物更為真實生動。另外,由于石灣公仔是民窯生產,制作方式不受約束,構思上不拘一格,題材廣泛,具有濃厚的鄉土生活氣息,更貼近普通民眾的生活,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笆癁程账転楹文芘c景德鎮瓷器相提并論?憑的就是我們的獨特技法?!痹谛率癁趁佬g陶瓷廠探訪期間,負責經營的總經理辦公室主任李星對石灣陶塑的精美工藝頗為自信,但他同時坦言,跟景德鎮泥質較佳的高嶺土相比,石灣的土質歷來都比較差,“大師和眾多工匠們恰恰最善于‘因材施藝’,充分利用這種粗土的特性大力發展立體雕塑,尤其是人物細節刻畫細致入微。
單就工藝而言,這在世界上堪稱首屈一指,反倒用景德鎮高嶺土燒制的瓷器相對缺乏支撐力,在人物作品的肌理等細部的表現上略遜石灣陶塑一籌?!眮淼绞癁场肮薪帧?,首先映入記者眼簾的則是道路兩旁列隊等候“檢閱”的各路“神仙”排成的浩大方陣。除了“滿天神佛”外,街頭巷尾還隨處可見姚明、李小龍等明星的卡通版公仔。原本印象中瀕危珍稀、需要社會各界精心呵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生意竟如此紅火。
“石灣公仔走不出嶺南文化圈。”在前往石灣鎮探訪前,不少行家認為石灣陶塑的影響力日漸式微,在市場上很難與同為“區域性藝術品”的景德鎮瓷器和宜興紫砂壺等相提并論。而近年來,南北拍賣市場均出現部分石灣窯的器物,但數量極少,僅零星出現在瓷雜專場中,且大多價格僅在數千元至數萬元間。
“石灣公仔在風起云涌的收藏品市場中顯然算是個‘非主流’?!崩钚翘寡?,石灣陶塑的主要市場和客戶群的確分布在深受嶺南文化影響的廣東、香港、澳門地區及東南亞各國。之所以在國內其他地方不受重視,是因為有人覺得它似乎有些不夠上檔次,對其文化內涵的了解非常不夠。
“實際上,在學術界,關注石灣陶塑的人非常多?!北娝苤?,宋代的哥、汝、鈞、定、官五大窯的出品之所以享譽全球、在拍賣市場屢屢創出天價,正是因為當年皇家為了精益求精,幾乎不計成本。“一窯燒1000件東西,只要能出一件精品就行,哪怕花費一萬兩銀子也在所不惜?!崩钚墙榻B說,與官窯的“鋪張浪費”截然不同的是,石灣民窯從一開始就“精打細算”,一直根據市場的需求生產制作,這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國家有很多非物質文化保護項目,但不少門類早已失去了生存土壤,如今只空留一個記錄歷史的‘標本’供人瞻仰,更別提今后發揚光大了。”李星認為,與官窯相比,民窯相對缺乏歷史積淀,但并不代表民窯沒有群眾基礎,“比起十年前,現在的石灣公仔知名度大了很多?!睆V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劉雪玲認為,現在是石灣公仔百花齊放的時候,工藝師可以自由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
但劉雪玲發現,除了圈內人對石灣公仔還算認識較多,圈外人的認識遠遠未夠。目前了解石灣陶藝的還是以珠三角的收藏者為多,其他地區似乎冷落了石灣陶塑。不過,幾次到北京展覽后,劉雪玲發現,北京收藏者對石灣陶塑喜愛有加,甚至親自到石灣來購買大師的原作。而在國家博物館日前舉辦的中國當代工藝美術雙年展上,記者在現場發現許多觀眾對展出的石灣公仔醉心不已。
石灣陶塑究竟值不值錢?據介紹,近20年來,石灣陶塑的市場價格一直呈平穩上升的態勢。“沒有暴漲正意味著沒有泡沫,因此我認為,相對于其他暴漲暴跌的藝術品,石灣陶塑的市場是相對健康有序的,這也跟廣東人低調務實的性格特點分不開?!崩钚钦J為,“石灣陶塑跟20年前相比,總體價格大概漲了20倍,跟十年前相比,大約漲了5到10倍吧?!彼嬖V記者,大師作品拍出100多萬元不是常態:“其實剔除物價上漲的因素,近幾年石灣公仔的升值幅度并不算大。
”與眾多商品一樣,傳統的石灣陶塑也玩起了概念營銷。石灣陶塑分為原作、限量版、精品、商品等多個檔次,不同區間差價較大。有市場人士認為,收藏者難以區分石灣陶藝的原作、精品、商品,導致石灣公仔市場情況復雜,最后影響收藏者的信心,令石灣陶藝的行情難以走高?!绊敿壌髱熢?0萬到100萬元,精品幾萬元,復制品最便宜的批量生產的一兩百元都有,分級別。這是工藝決定的?!崩钚潜硎?,許多收藏者存在籠統地認為物以稀為貴的誤區,“其實東西并不是單純地越少越好,因為太少了就不可能流通,而一旦不流通的話,整個市場就死氣沉沉了,因此,目前市場上主要流通的是精品級別,因為頂級大師的東西人家收了就不會輕易放出來了。
”他覺得收藏品市場需要更多的人參與其中,而不僅僅是資本的獨角戲:“一個藝術品門類的繁榮需要公眾加大認知力度,人們經常將其作為談資進行交流和切磋。市場不是只搞幾件精品就好,那樣會導致根基不穩,成了空中樓閣。”“石灣公仔來來去去就是幾個人物、花鳥、吉物,題材似乎比較單一。”很多人批評石灣公仔沒有創新。
對此李星認為,能夠存活成百上千年,直到如今仍方興未艾,這就說明石灣陶塑自身有調節功能。廣東省工藝美術大師劉健芬認可石灣公仔藝術上的進步。雖然有行家認為目前市場上流通的名家作品大同小異,但是經過高等教育“洗禮”的工藝師“新軍”和越來越透明快捷的交易方式,使石灣陶藝越來越受到市場認可。“石灣陶塑不可能一夜間就改頭換面,只能是逐漸不停地變。
”陶瓷行家周圓認為,石灣陶塑的釉色已經比以前豐富,之前一度多為素胎,現在又將其他品種的釉巧妙施展在其上?!安贿^求新并不是變異,還是不能脫離中國的傳統文化。”周圓發現,很多收藏者還是喜歡傳統的石灣公仔。中國陶瓷藝術大師封偉民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總結自己的經驗:“太傳統的東西或多或少都需要改變,需要從業者推動。創新、大膽求變也要適合市場的接受度。
很多作者都想創新,但找不到好的突破口,或者技術達不到,形成了反效果?!彼J為,目前石灣整體還沒有形成創新的風氣,只處于變化發展的過程中,創新還站在半山腰?!叭绻麄€人技術和審美高度夠的話就能游刃有余地創新,但如果功底不到家的話,也無法帶給人美的效果。”封偉民舉例,如果在題材進行了創新,但審美觀還是傳統的,最后的創新結果并不被接受?!皞鹘y是石灣陶塑安身立命之本。
在追求個性化差別化之前,先要打好傳統的基礎,在這之上再考慮創新?!辈贿^封偉民認為,即使收藏家喜歡收藏傳統的作品,工藝師也不能完全投其所好:“藝術家應該引導收藏者而不是受收藏者左右。”對于石灣陶塑發展的障礙,一線的從業者們看得很清楚。
“石灣公仔的薄弱環節在理論研究上,屬于民窯的先天不足?!崩钚菍κ癁车男判膩碜允袌龊蛯嶋H操作能力,“但石灣陶藝整個行業如果要更上一層樓的話需要理論支撐?!狈鈧ッ裾J為,大多數陶藝師的文化程度較低,靠本能和非理性進行創作,如果不吸取其他文化元素,石灣公仔發展到今天很難再發揚光大。“假如整體從業人員的藝術修養得以提高,從事理論研究的人更強,理論研究的新成果可以讓新一代的工藝師少走彎路。
”他戲言,這就是所謂的“功夫在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