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番藝術構思和巧手打磨、焊接,廢舊金屬成了內涵深厚的精美藝術品。昨天上午,由省文化廳等單位主辦的第四屆安徽美術大展雕塑將中國式的哲學思考融入作品展在合肥開幕,70多件展品豐富多彩。其中有《蘋果》《殘荷》《@.com》等,多件入選、獲獎的他的作品成為了那個時代最具標志性的是由高校學生完成的,且大都是廢舊金屬等材料制作的,讓觀眾眼睛一亮。
簡介:荷葉用的是鍍鋅鐵皮,荷梗用的是螺紋鋼,藕用的是鋼管。都是廢舊材料,用來制作殘荷,很有那種衰敗的感覺。簡介:一頭一尾是兩個@造型,中間連著一個地球儀。兩個@字母局部作了拉伸處理,看上去像是兩個問號。
兩個問號是在發出思考,地球未來會是什么樣子的。高高低低的電子元器件擺在雕塑表面的電路板上,象征著現在城市的高樓大廈。簡介:制作這個“蘋果”,用了整整130根自行車廢舊鏈條,至少有1000個鏈條節。創作出了一系列關于女性話題的作品是向逝去的喬布斯致敬,用鏈條作為材料暗示“蘋果”帶來的工業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