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道”北京展頒獎典禮及開幕式暨《大山之子—張仃》雕塑揭幕儀式2013年4月22日上午10時30分,“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師生聯袂展”北京展開幕式及頒獎典禮在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舉行,到場嘉賓有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院長、著名雕塑家錢紹武先生、盛揚先生,著名藝術家張仃的夫人理昭先生,中國國家畫院楊曉陽院長、盧禹舜副院長,雕塑院執行院長陳云崗、副院長于世宏、研究員項金國、李象群、呂品昌、鄒文等。
展覽開幕式由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張江舟主持,并由到場嘉賓為獲獎的青年藝術家頒獎。“師道”北京展共展出了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部分研究員、30多名優秀研究生與特邀青年雕塑家的雕塑作品約100余件,可謂是老中青三代雕塑家的同臺獻藝,旨在中國雕塑藝術的傳承與發揚。楊曉陽院長與錢紹武先生在致辭中共同表述了本次展覽的宗旨:老師,在古今中外來說都是一個神圣的職業,一個令人尊敬的職業。
一個好的老師往往會影響一批學生,會令一批人在未來的人生中不斷地獲得益處。在中國歷史上,老師往往是學問的集大成者,他們傳經布道而濟天下,培養青年俊杰,為天下培棟梁、謀人才。中國是個最講師道的個國度。師愛生,生尊師是正常和必須的關系。有好老師必要有好學生,惟此才能育出成果,造出干才。
承擔起更寬廣的社會責任。所以中外歷史上皆不乏優秀的師生團隊名留青史。中國當代教育制度之建立不過百余年,但古老中華之師道精神則代有傳承。緣于此,中國現代雕塑藝術的教育史上也在這百余年的跌宕起伏中從無到有地發展起來。數代人之間師生序秩得以建立,教學規模不斷擴大,到如今,雕塑隊伍尉為壯觀!時值當下,為推動中國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有力地促進中國當代雕塑藝術的傳承、創新與發展,倡導創作出具有中國時代感、具有創新精神的雕塑作品,以滿足社會審美需求之故,并根據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目前具備著老中青結合的結構優勢,同時絕大部分研究員身居高校教學一線的特點,特舉辦“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師生聯袂展”。
師生聯袂為本展特點。共同促成以“老”帶新,以教授帶學生,以先生帶后生的展示格局,以切實的助推方式發現并推出新人新作。“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師生聯袂展”由中國國家畫院與山西大同市政府聯合主辦,展覽分為大同展區和北京展區。
“師道”大同展于2013年1月12日在大同和陽美術館盛大開幕,多名領導與藝術家參加了開幕儀式,引起了社會各屆的廣泛關注。“師道”展的評獎活動在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院長錢紹武先生和中國國家畫院顧問葉毓山先生的主持下,最終評出“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優秀作品獎”12名,“師道—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提名獎”5名。師道展儀式舉行后,在中國國家畫院幽靜的庭院內同時舉行了《大山之子—張仃》銅像落成于中國國家畫院的揭幕儀式。揭幕儀式由中國國家畫院副院長盧禹舜主持,參加儀式的嘉賓有張仃的夫人理昭先生、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院長錢紹武先生、中國國家畫院楊曉陽院長、張江舟副院長、張曉凌副院長、雕塑院執行院長陳云崗、雕塑院副院長于世宏、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項金國、李象群、呂品昌、鄒文、王魯湘等社會各界人士近百人。
莊重的雕像揭幕儀式表達了各屆人士對張仃先生最深切的追思。《大山之子—張仃》雕像由中國國家畫院雕塑院研究員鄒文主持設計,多名雕塑院研究員參與制作的一尊以紀念張仃先生為主題的人物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