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6點半我乘火車從印度新德里出發,經過4個多小時的旅程,上午11點到達占西車站。出了火車站坐汽車,又經過4個小時的奔波,下午3點終于看到了久聞大名的克久拉霍。位于印度中央邦北部的克久拉霍只是一個村莊,人口1.2萬,卻有6家五星級賓館,一個飛機場,每年旅游旺季時人滿為患。
克久拉霍發跡于公元9世紀到13世紀,當時正處于昌德拉王朝繁盛時期。在歷史上,克久拉霍曾建有80余座廟宇,歷經滄桑和劫難之后,如今僅存20余座,最大同時也是最輝煌的要數“西廟群”。在西廟群中規模最大的要屬坎達里耶的天尊廟。
這座于11世紀中葉建成的大廟高35米,頂部有84座小塔,呈山巒起伏狀。印度人認為,神居住在喜馬拉雅山,那是最雄偉、神圣的山脈,有84座高峰,坎達里耶的天尊廟就是按照喜馬拉雅山脈的神態來建造的。印度教信奉的神很多,職能和造型也各異,根據神話中豐富的故事情節,各種神的形態也多姿多彩。動物中數大象的雕塑最多,因為印度教把大象視為力量的象征。在神廟墻壁上雕刻的大象中,有許多的鼻子上都被一個東西拴住,兩旁各站著一個人,這表示能量被有效、合理地控制住,世界平穩;
有些大象的鼻子沒有被拴住,而且或鼻下或腳下壓著一個人,表示能量沒有得到有效控制,世界會遭受損害。“性行為”雕塑是克久拉霍聞名于世的主要原因之一。性行為雕塑主要集中在西廟群的幾座神廟上,這也是克久拉霍5%的神廟吸引了前來克久拉霍的95%游客的原因。印度教何以要把性行為細膩、逼真地雕刻在廟的外墻上,毫無遮掩地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讓許多人費解。印度教并不把“性”和“愛”視為“罪”,認為性行為是創造生命的活動,愛是產生力量、創造生機的源泉,人要通過性和愛達到排除世俗雜念,凈化精神境界,去接近和歸附神的目的。
我懷著好奇來到西廟群中的馬坦蓋什瓦拉廟。廟內的大殿里,光線很昏暗,迎面是一個高高的石臺,石臺正中央立著一根高2.5米,需兩三個人手拉手才能合攏起來的石柱,這就是濕婆神最流行的一種化身,名曰林加。在林加的旁邊坐著幾位婦女,有的合掌閉目,對著林加長坐不語;
有一位大放悲聲,我聽不懂她在說什么,但哭得情真意切是可以感覺出來的。她們起身后,都要把雙手貼在林加上念叨幾句,再用小壺給林加澆上些水,這才離開。克久拉霍與舉世聞名的泰姬陵都列在印度七大奇觀名單之內。如果說泰姬陵是“死人”的地方,克久拉霍可以算是“生人”的地方。
這里有創造生命的形象雕塑,其中蘊藏的思想內涵和印度文化的精髓,夠游人領略一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