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不久結束的香港蘇富比春拍中,臺灣雕塑家朱銘的太極系列作品之《對打》以460萬港元的高價成交,創造了朱銘個人雕塑作品的拍賣紀錄,同時也刷新了中國當代雕塑的拍賣紀錄。在3月底紐約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上,其太極系列的另一件作品《單鞭下勢》也以129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
據朱銘的經濟代理畫廊———新加坡誰先覺畫廊負責人陳淑娟女士介紹,雕塑作品因其體量感及其凝聚的藝術家精神,在海外藝術品市場受到收藏家的追崇,在亞洲地區雖然還沒有形成普遍的審美趣味,收藏方向很大程度上受到西方的影響,但雕塑作品的國際市場價格卻是屢創新高。
2005年紐約佳士得的“印象派和現代藝術拍賣會”創下了當今雕塑品拍賣的世界最高紀錄,雕塑大師布朗庫西的雕塑作品《空中飛鳥》以2745萬美元成交。另外,西方近代雕塑大師賈柯梅蒂的雕塑《利奧尼夫人》以840萬美元價格成交,英國雕塑家亨利·摩爾的《側臥的母親和嬰兒》也在當時拍出了570萬美元。
這表明,雕塑的國際市場價格已達到成熟階段。國內雕塑家的作品正逐漸因為其國際語言和藝術家的個性創造開始受到關注。記者就國內雕塑家作品的收藏情況采訪了著名雕塑家展望,據他介紹,目前國內高規格的市場推廣很少見,買家主要出于私人收藏目的,多為小件收藏。此外,政府機構也在舉辦一些活動,藝術家也會有一些半義務性的捐贈活動。據北京華辰拍賣公司油畫及雕塑部負責人李峰介紹,目前國內的雕塑市場仍未完全啟動,因此越早介入雕塑收藏未來的收益就越高。
隨著越來越多的市場機構和藝術家、收藏家參與到雕塑市場,雕塑作品短期內升值可能性極大,增值幅度有望達3倍以上,長期收藏更會得到數倍增長的收益。目前拍賣會上已經出現了大收藏家進場的跡象。北京一些私人投資機構已經開始著手對中國雕塑進行系統性的收藏購買。
記者也就此問題采訪了北京的畫廊經紀人林松,他認為,與價位居高不下的中國書畫、瓷器和炙手可熱的中國油畫比起來,雕塑作品的價格簡直便宜得很,目前中國的雕塑市場上只有創作價而沒有市場價,“這種滯后給我們提供了空間”。
雕塑作品的當代性較強,比繪畫更能體現當代藝術的意蘊。雕塑也凝結了藝術家更多的腦力、體力、以及技術含量。但與繪畫相比價格仍偏低。收藏雕塑作品,要選擇有作者簽名和標注編號的原版,按照國際慣例,作者親自翻制并確認的雕塑作品,10件以內都可以算作藝術家的原版作品。目前,市場上雕塑作品作偽情況還很少。由于現代雕塑藝術家大都在世,而且雕塑作偽的成本也較高,故偽作的生存空間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