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圈收藏界的活色生香一點也不亞于娛樂圈。自從經歷了前兩年的韓美林打假、史國良打假等種種事件后,這個圈子越發變得敏感起來。風吹草動,剎那間都可亂了一池漣漪。更何況,這一年,最攪動人心的,竟然是季羨林與吳冠中兩位重量級的藝術老人。今天,我們盤點2008的藝術事件,看那些是是非非,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我們的感受:囧。2008年1月,89歲高齡的吳冠中在接受南方某報專訪時“大嘴”話美協。
他的言論包括:美術界大部分畫家的文化水平都不高,他們的作品情懷和境界上不來;美協和畫院就是一個衙門,養了許多官僚…從中央到地方,養了一大群不下蛋的雞;導致幾十年里中國美術實際上沒有什么發展和創見;在這樣一個泥沙俱下、垃圾箱式的環境里,藝術家泛濫,空頭美術家、流氓美術家很多…
美協有關領導后來的回應十分委屈:如果取消了美協,政府安排的大畫將何以組織來應對…這種軟弱的回應,顯然不如炮轟來得振聾發聵。記者后來與很多美術界人士談起,有人贊吳冠中說得好,說得痛快,說得一針見血;也有人認為老人片面以歐美的美術體制來衡量中國當代美術界,難怪會有水土不服的不爽。無論如何,我們都應為吳冠中對藝術的真誠和敢言而喝彩。
4月中旬起,一場藝術鬧劇在上海粉墨登場。由一些上海商人進行操作的“畢加索中國大展”在上海召開了盛大的新聞發布會,宣布7月將在上海、北京等地舉辦有百幅畢加索作品參展的大展。這個展覽讓無數藝術愛好者“垂涎”無比。然而,7月5日開幕當天,當手持門票的觀眾進入展覽中心時,展場內竟然空空如也。隨之而來的,是中方和國外合作方互相詆毀、撕毀合約、訴諸公堂…據悉,該展覽緣起于一位收藏了40多幅畢加索作品的“丹麥大收藏家”欲到中國進行專項展出。
中方有關負責人于是策劃“100幅畢加索作品巡展”,并與丹麥一家公司達成合作意向。但由于缺乏“職業化操作經驗”,導致在各個方面問題層出不窮。奇怪的是,“有意借出畢加索部分原作”的法國畢加索博物館自始至終與此事“毫無干系”。這個事件,折射的其實是國內藝術展覽尚缺乏成熟的操作體系,漏洞百出。2008年11月的中國嘉德秋拍,周春芽的《桃花》和楊飛云的《秋海棠》慘遭流拍。緊跟著而來的保利秋拍,包括曾梵志、岳敏君、劉小東等在內的名家之作,都遭遇了流拍,許多作品甚至連過去一半的價格都無人接盤。
同樣在11月份的“多事之秋”,全球排名第三的拍賣行菲利普斯倫敦秋季的當代藝術拍賣,中國當代藝術中的“天價明星F4”中的前兩位——張曉剛與岳敏君,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冷遇。在追蹤這一事件時,記者可以感受到行業的一種復雜心態。幸災樂禍的人固然是有的,也有不少人認為當代藝術只是回歸其價值本位,“比古代經典傳世的藝術品價格還高,本來就很離譜”。在南京,也仍然有不少的當代藝術家,對當代藝術的未來抱有充分的信心。
這讓記者聯想到去年在南京對張曉剛、岳敏君的采訪。當時,張曉剛自比“農民”,岳敏君則自稱“跟街頭修鎖的沒兩樣”,心態都很好。發生在2008年的季羨林名畫“盜賣”風波實在算得上一部撲朔迷離的連續劇。11月初媒體驚曝,季老收藏的名畫可能被盜拍賣,時任其秘書的楊銳卷入漩渦。隨后,季羨林寫信給總理要求換秘書、北大13年來阻斷季老與兒子季承相見等新聞相繼出爐。
11月5日,北京大學校方發表聲明稱,學校對季羨林收藏正在逐一進行清點登記,目前尚未發現其藏品外流的情況。但媒體又說,季羨林于11月7日通過視頻對話兒子季承時透露說,“千真萬確,我知道,當時有感覺。”…◆記者追蹤最新的情況是,拍賣公司現身,稱他們所賣的作品與季羨林的前秘書楊銳完全沒有關系,提供那批書畫作品的人已經逝世。無論事情的真相如何,這都是一件令人悲哀的事。
一位倍受尊敬的國學大師、一位歷經風雨的百歲老人,竟在晚年被迫卷入如此匪夷所思的“奪寶”大戰,實在要讓人感慨“人心不古”。12月1日,江蘇一家廣播電臺在早新聞節目中播報了對著名書法家林散之的兒子林筱之的錄音報道,內中林筱之稱鑒定專家蕭平和書畫家莊希祖在林散之的作品鑒定上作假。莊希祖12月16日舉行發布會,授權律師發表聲明,要求這家電臺立即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隨后又宣讀了12月2日林筱之寫給蕭平和莊希祖的道歉信,稱自己已82歲高齡,在極度疲勞下接受采訪出現“口快、口誤”。
12月17日,蕭平在南京長樂大廈舉辦“去偽存真”發布會。發布會上,林筱之之子林小同代父出席,當面宣讀了林筱之的致歉聲明。這次的風波,說到底還是由于隨著林散之的書法升值,贗品更加橫行。談到市面上的林散之作品,林筱之后來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肯定:“真的少假的多”。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藏家則稱,從2007年秋拍到現在,已有上百張的假林散之作品流入各地的拍賣場。這一事件讓人感慨萬分。假拍和拍假,已成我國藝術品拍賣業的兩大毒瘤。所謂假拍,就是人為抬價,制造拍品高價成交的假象;而拍假,則是以假當真,讓大量贗品以拍賣的方式堂而皇之走入藝術收藏市場。“吳冠中假畫案”再次觸及拍賣行不保真的“潛規則”。畫作既已證明是偽作,那么賣假貨都是法律應該打擊的。蘇敏羅案將如何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