筇竹寺500彩塑羅漢是中國近代雕塑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東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珍貴遺產,筇竹寺500彩塑羅漢被譽為“東方雕塑寶庫中的明珠”,在雕塑藝術史上有著顯赫、光輝、偉大的地位。但最近10年,筇竹寺及其500彩塑羅漢不同程度的遭受到危害,或者正在受到破壞,面臨重大危機,急需引起相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保護。筇竹寺及其500彩塑羅漢是集雕塑藝術、宗教、歷史、文化、人文、旅游等特色于一身的云南佛教文化瑰寶,是中國近代雕塑藝術史上不可多得的精品,也是東方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珍貴遺產,被譽為“東方雕塑寶庫中的明珠”。
遺憾的是最近10年,筇竹寺及其500彩塑羅漢遭受到了嚴重危害,面臨重大危機。然而對文物的保護不僅僅是政府、文物保護局、以及相關單位的責任,也是每一個人的神圣使命。這也是我選擇這一課題的初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可以少一點游客,可以慢一點發展,但不可以把老祖先留給我們的優秀文物、經典文化毀在自己手中,如果那樣的話,將是一件多么愚蠢、多么可悲的事情。
我想藉此文為筇竹寺及其500彩塑羅漢的保護盡自己一份微薄之力。泥塑的保存時間一般為200年,至今筇竹寺500羅漢已120歲高齡。本身的脆弱使她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經不起外來的一點傷害。泥塑的保存時間一般為200年,至今筇竹寺500羅漢已120歲高齡。
本身的脆弱使她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經不起外來的一點傷害。泥塑的保存時間一般為200年,至今筇竹寺500羅漢已120歲高齡。本身的脆弱使她就像一個風燭殘年的老人,經不起外來的一點傷害。2004年9月至2005年1月之間,昆明市對所管轄四區區劃進行調整期間,由于相關部門移交工作所造成的管理空擋,大量違規超載的運沙車、重型卡車以及大量超載貨車夜以繼日頻繁駛過黑筇路這條旅游專用線,形成了無數次的震動,對緊靠黑筇路僅有一墻之隔的筇竹寺500彩塑羅漢造成了巨大的破壞。其中已經有6尊羅漢雕塑受損,雕塑大多是手腕、手指、足部等比較脆弱的部分出現裂紋.2005年11月14日,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以“受傷的五百羅漢”為題報道稱:“羅漢本來該翹起的蘭花指卻掉了一個手指頭,本來衣袂飄飄的造型卻掉了一塊衣角,有位羅漢手指已經裂掉,只能可憐巴巴地用膠帶粘著。
”2010年5月15日上午11時許,玉案山一處山林起火。筇竹寺及其500羅漢受到熊熊大火的威脅。后經過多方搶救大火終被撲滅,筇竹寺及其500羅漢僥幸得救。整個過程令人揪心,大家都擔心千年古剎—筇竹寺及寺內500尊羅漢的安危。2011年3月,筇竹寺背后的萬佛山和玉案山一帶,出現10多個采石場,面積從二三十畝到上百畝不等,很多山頭都已被削平,到處堆著大毛石和加工后的沙石料。
工地上還有大量被毀壞和砍伐的柏樹樹樁,這些采石場都在筇竹寺的周圍,距離遠的有三五公里,近的只有數百米。因為石場炸石頭所引起的震動和巨響,部分羅漢再次出現局部開裂的情況。有的只有頭發絲細,有的卻有米粒寬。以及100多年來的風化和燈光的影響和刺激,導致塑像表面顏色的脫落和淡化。
以上這些現象對于寺內的羅漢都極其危險,隨時有可能遭受到滅頂之災,這不得不引起相關部門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思考和反思。是重視程度不夠?是監管不力?還是經濟的發展真的可以凌駕一切之上嗎?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不可能再得到,究竟什么才是我們最值得追求的?什么才是最寶貴的?
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房子倒了可以重建,公路壞了可以重修,但雕塑一旦毀了,我們還能重新擁有嗎?很多新型城市苦于沒有優秀傳統文化,我們有幸擁有,但不能不知道珍惜,更不能讓老祖先留下的文物毀在自己手里,我們有責任和義務給子孫后代留下一點珍貴的文化遺產。昆明筇竹寺500羅漢,塑于清光緒九年,竣工于光緒十六年,由偉大的民間雕塑大師黎廣修及其五六個藝徒嘔心瀝血歷經7年完成。這些作品分別陳列在筇竹寺大雄寶殿兩壁、天臺萊閣、梵音閣中,分上中下三層,上下兩層多為坐像,中間一層多為立像,排列講究對稱,如左為降龍,右為伏虎;
左為騰云,右為駕霧等等。據說,因塑像工作量太大,靠黎廣修一人無法完成,上下兩層多為他指導助手們創作完成的;中間一層,舉目即見,至關重要,是他親手制作,塑得最為精彩引人,精品亦多。昆明筇竹寺500羅漢,塑于清光緒九年,竣工于光緒十六年,由偉大的民間雕塑大師黎廣修及其五六個藝徒嘔心瀝血歷經7年完成。這些作品分別陳列在筇竹寺大雄寶殿兩壁、天臺萊閣、梵音閣中,分上中下三層,上下兩層多為坐像,中間一層多為立像,排列講究對稱,如左為降龍,右為伏虎;左為騰云,右為駕霧等等。據說,因塑像工作量太大,靠黎廣修一人無法完成,上下兩層多為他指導助手們創作完成的;
中間一層,舉目即見,至關重要,是他親手制作,塑得最為精彩引人,精品亦多。黎廣修秉著人人都能成佛,禪宗面前人人平等的大乘思想和世俗化特色,加上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經驗,擺脫了以往佛寺中造像的固定模式,一改傳統的佛教泥塑模式,用大膽夸張的手法,把筇竹寺五百羅漢塑造成蕓蕓眾生的,極具強烈個性的羅漢形象。黎廣修秉著人人都能成佛,禪宗面前人人平等的大乘思想和世俗化特色,加上自己獨到的理解和經驗,擺脫了以往佛寺中造像的固定模式,一改傳統的佛教泥塑模式,用大膽夸張的手法,把筇竹寺五百羅漢塑造成蕓蕓眾生的,極具強烈個性的羅漢形象。
一是神的氣味少了,而人的氣息多了。各種神話人物、帝王將相、王公貴族、工匠平民、武士書生、漁民樵夫、異域洋人、當家和尚、雕塑像家本人及其弟子、甚至有耶穌基督都是他塑造的對象…個個都可親可近,似曾相識,充滿了生活氣息。二是形象生動,富于變化。這些羅漢不像其他寺院的羅漢正襟危坐,神情呆板,而是或坐或立,或吟誦或書畫,或低頭沉思,或做買賣,或討價還價…
可謂人間百態。四是注重局部觀摩和性格刻畫,將風范藏于細節,從細節揭示和刻畫人物性格,使羅漢形象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彰顯了中國古典文化藝術的風骨。這些羅漢的形象,不僅人體比例、肌肉骨骼、服飾衣紋都與常人大致相等,而且他們的喜怒哀樂、舉止動作亦如世人,自然真切。筇竹寺500彩塑羅漢是中國近代雕塑藝術上不可多得的精品,被譽為“東方雕塑寶庫中的明珠”,是云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對象,也是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云南當地媒體曾組織選取代表云南形象的云南名片時,海選排行第一的就是筇竹寺500羅漢塑像。筇竹寺500羅漢與其他寺院五百羅漢的很多不同之處,恰恰反映出筇竹寺五百羅漢的個性特質,也表現了雕塑藝術大師黎廣修其人的藝術匠心,所以也奠定了筇竹寺五百羅漢在我國近代雕塑藝術史上的顯赫地位。
1.高度重視筇竹寺及其彩塑五百羅漢的分量、價值、地位和作用,以高度的責任心和科學精神,統一和提高保護文物的共識。2.把環境保護放在第一位,高度重視文物的保護。切實處理好環境同經濟、文物之間的關系。一條路壞了可以再修,一個國家級文物,一座名寺一旦損壞,其造成的損失則是永遠無法挽回的。3.各級部門要互相協作,提高對筇竹寺及其彩塑500羅漢的管理意識和行政執法水平,加強監管力度,加強輿論監督,長期堅持行政監督和執法檢查,斷絕一切有可能破壞到500羅漢的一切人為外來因素。
4.由政府組織專門的保護小組,對其進行維護、修復、監管和宣傳保護工作。5.設立筇竹寺500羅漢保護基金會,為500羅漢的保護和維護募捐資金,為此項工作提供基本保障,同時利用廣大的社會力量,發動群眾積極參與。6.研究和開發500羅漢的藝術價值和學術價值,引起廣泛重視和關注。
7.對自然災害的破壞加以預防和提前做好保護措施,并制定出相應預案。昆明筇竹寺及其彩塑500羅漢在我國近代雕塑藝術史上,在世界的泥塑藝術史上,在中國的佛教造像史上,是不可多得的杰出作品,有著不可替代的顯赫地位和極其高超的藝術價值、美學價值,因而被譽為“東方雕塑寶庫中的明珠”。
同時,透過筇竹寺及其彩塑五百羅漢的研究,充分證明佛教在云南文化中有著重要的地位,也充分顯示了云南佛教文化有著自己鮮明而獨異的特色,揭示了佛教文化研究有著更加廣闊的視野。對云南文化大省的建設提供了極好素材。羅漢文化底蘊豐厚,各類作品廣泛流傳。取材于筇竹寺及其五百羅漢塑像的作品有書畫、花燈、明信片、民間工藝品、詩詞散文、相關報道等。同時作為昆明的“名片”,讓更多的人認識云南,認識昆明,認識筇竹寺及其500羅漢。2.《昆明佛教史》,昆明市宗教事務局、昆明市佛協編,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
5.中央電視臺《今日說法》“受傷的五百羅漢”,2005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