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案脫胎于現實物體,經過藝術加工適應工藝制約的一種實用美術。而裝飾題材則是圖案在裝飾器物時所表達的內容,形式。凡是大自然中的一切物體通過一定的藝術加工,都可能成為裝飾題材。木雕藝術的裝飾題材大致分為兩大類。一是紋樣圖案,二是寓意圖案。
紋樣圖案紋樣是實用美術中利用具體與抽象藝術手法相結合,經過藝術再創造的一種以線型為主的圖案裝飾,其中“抽象”的成分占主要地位。我國的裝飾紋樣具有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特色,有著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要使紋樣在木雕圖案中充分揮發其作用,就必須認識它、理解它、熟悉它,才能達到運用它并加以創新的目的。
從歷史上各個時期遺留下來的紋樣看,可分為幾何形、植物、動物、人物等多種紋樣;從裝飾效果來講,要數幾何形紋樣最為突出。所謂幾何形,即三角形、方形、長方形、圓形、菱形、六角形等。木雕的紋樣圖案最初來自陶器,而陶器的制作當時分為手制和輪制兩種。其中手制法又分為三類:模制法、捏制法、泥條盤筑法。我們常見的紋樣有水波紋、繡球紋、龜背紋、冰裂紋、回紋、祥云紋、魚鱗紋、鎖紋、方勝紋、整長紋、套環紋、如意紋、靈芝紋、流云紋、火紋、水紋、浪花紋、飛天紋、柿蒂紋、古錢紋、金錠紋、銀錠紋、方羅紋、花草拐子、龍花拐子、草龍拐子、劍環紋、蓮花瓣等等。
這些豐富多彩的裝飾紋樣,都是人們在傳統紋樣的基礎上,經過不斷的勞動生產、生活觀察和各種思想情感中反映出來的產物,具有典型的民族風格,經過學習、借鑒、變化,絕大部分可以成為木雕的裝飾題材。有的紋樣甚至就是歷代的木雕工匠在長期的雕刻實踐中創作出來的木雕裝飾紋樣。在21世紀的今天,木雕工藝的裝飾題材一定要繼續挖掘、整理、借鑒、繼承傳統的裝飾紋樣;
另一方面,還要同其他藝術一樣,不斷地吸收外來民族文化的營養,在本民族傳統的基礎上,創作出本民族具有時代感的木雕裝飾紋樣,以充實、豐富木雕藝術的裝飾題材。寓意圖案寓意圖案是圖案裝飾題材的一種,具有一定的意境。或寄寓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勸惡從善,或宣揚尊老愛幼、孝敬父母、愛國忠君的思想品德,或祝賀老人們長壽無疆、發財發福、生活康樂、夫妻恩愛等方面的吉祥內容。寓意圖案分現實性與借喻性兩種。
◆現實性寓意圖案現實性即現實生活中具有一定思想內容和故事情節的能感化人的事情。也就是說所要表現的題材中有與表現故事情節有關的人和物的一種真實而生動的場面。傳統的和現代的木雕作品中就有這樣的例子:反映愛國主義方面的題材,如《蘇武牧羊》、《岳家將》、《楊家將》、《羅家將》等。
作為木雕藝術,是為人們欣賞、玩摩的一種藝術。完全可以里利用木雕藝術本身的特點,反映過去的歷史,起到提供“鏡子”的作用。讓歷史上在政治思想,文化藝術、科學技術等各方面對現代人們具有啟發、教育的作用。既起到藝術欣賞,又使現代人們不忘記過去的歷史,激勵人們奮發向上。◆借喻性寓意圖案借喻性這種裝飾方式在傳統的木雕藝術中運用得比較廣泛。我國傳統的借喻性裝飾題材一般利用同音字相諧的比喻方法比較多。
如我國明清時代喜歡畫蝙蝠,以蝠諧“福”音,視為吉祥。像這樣的例子在傳統的寓意圖案中就太多了。如“平安如意”,在雕刻的畫面上雕有一花瓶,花瓶里插一根“如意”,以花瓶的瓶字平安的平字,加之“如意”這種器物的名稱,諧心情如意,總稱為“平安如意”視為吉祥。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傳統的借喻性圖案題材,有的思想內容歲帶有唯心色彩,但從某種程度上講,卻反映了人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種心情。我們要加以分析,去其糟粕,吸取精華,結合利用這種借喻手法,創作出具有新的思想內容的寓意圖案,豐富木雕藝術的裝飾題材。譬如,可以利用花卉與花卉、飛禽與花卉名稱的同音字相諧,組成新穎的木雕寓意圖案。關于龍鳳題材在傳統及現代的木雕圖案中,龍、鳳這一類神奇的動物形象,常常是人們所喜聞樂見的裝飾題材。其實現實生活中不存在龍、鳳,而是一種想象性的動物。
選擇題材注意比例凡是由圖案裝飾的工藝品,在構圖設計、選擇題材時,都要考慮裝飾題材與被裝飾器物部位的規格大小,比例相適應,木雕工藝更不例外。所謂相適應,具體地講,就是要考慮木雕裝飾的部位與裝飾器物整體的大小比例適度以及裝飾題材與裝飾部件的協調等裝飾效果的問題。在設計木雕圖案時,所要選擇的裝飾題材一定要因材施藝,考慮裝飾題材與被裝飾部件及器物總體的結構、比例相適應,才能使木雕藝術恰到好處起到美化物體的裝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