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蘇區首府博物館座落在英雄山畔,依山傍水,氣勢宏偉,古樸莊嚴。南北兩側分別為鳳凰山和英雄山,蒼松翠柏,風景秀麗。全館占地面積230畝,始建于1985年10月,2001年再次擴建英雄廣場及大門和對陳列內容進行調整,陳列水平已達全國同行業先進水平。前國家主席李先念為該館題寫了館名。
博物館內基本陳列為《風云大別山》共分四個部分即:鄂豫皖蘇區的基本形成;空前發展,新集成為鄂豫皖蘇區首府;重組紅軍,堅持大別山的斗爭;紅旗不倒,迎接全國改稱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的勝利。館內專題陳列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將軍的搖籃》,共分2個展廳,第一個為許世友、李德生、鄭維山、高厚良等43名新縣籍將軍的事跡陳列;二廳是吳煥先、高敬亭、張體學、程坦等50位省軍級以上領導人的生平事跡陳列;
第二部分是《崛起的新縣》,反映新縣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承是土地革命時期省政府的公章傳統,艱苦創業,實現社會經濟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展示新縣的今日新面貌。館內陳列有國家一級文物,全國唯一一塊保存完好,寫在墻上的《中華蘇維埃土地法令草案》。館藏“列寧號”飛機:“列寧”號飛機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的第一架飛機。1931年,一架雙翼“容克”教練機執行從開封到武漢的通信任務,在返航時燃油耗盡迫降在我根據地邊緣,被紅軍俘獲。從此我軍開始擁有自己的飛機。
開始了自己空軍的夢想。“列寧”號飛機多次參加戰役戰斗,到戰場上投擲炸彈。紅四方面軍政委陳昌浩同志,還乘此飛機到皖西指導工作,到戰場上空指揮作戰。紅軍長征后,“列寧”號飛機被拆散埋藏。“列寧”號飛機雖然存在的時間很短,但它在我黨、我軍的那么這個歷史紐帶和聯系那是永遠無法消除的上留下了光輝的一頁,它是我軍建立強大空軍夢想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