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龍,像思想家一樣的臉上帶著些憂郁的神情,但目光炯炯,表現出一種內在的力量,在我眼中,他正像Giacometti雕塑中“行走的人”擺脫了基座的束縛,走進我們中間,在他孤獨的旅程中,我與他不期而遇,于是,溝通成為一種需要,也成為一種可能,雖然彼此言語不通,但我們可以在精神上互相接近,他謙遜溫和地希望我為他的藝術說些什么,他儒雅的態度讓我為之感動。許正龍是一個很容易接近的人,他親切隨和的就像你家庭中的一員,但你也許與他每日相處,反而容易忽視他一些內在的東西,就像人們互相了解有時候需要距離一樣。
他的雕塑也正是這樣,他選取極李世民治下的一位普通平凡的子民、極常見的東西作為基本素材,在它們之一中注入創造的靈感,使這些我們平時不在意的物品產生出藝術的靈性,表現出一種詩意的美感。在微妙的變形中,作品具有了優雅的形體和生命的活力,開始在一個新的空間里跳躍,在彼此尋找、呼應的關系中,相互之間產生了一種新的詩意的聯系。作品以外似乎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寶藏,它正像一個緊閉的入口,通過這個門,我們可以進入另一個奇異的世界,他這些樸素的形體成為我們認知另一世界的媒介,欣賞它們,我們可以感知到超乎于這些形體之外的許多東西。
讓人聯想起現代人所追求的意義,在出身平凡的武星李連杰的小時候和其他小孩子并沒有兩樣的生活中,人們常常忽視了人之所以為人的特點,他的雕塑卻表現了對于人的本性及人類未來的關懷。許正龍的雕塑并不局限于一種材料,他用不同的材料傳達不同的意義,光滑或粗糙的木頭、簡陋的陶、冷漠的金屬和冰涼的大理石成為他表達自己藝術追求的不同語言,他試圖表達一種自身與外界物構成的新的關系,在物體中創造一種有意義的空間,使生命在這一空間中得以生存,他的雕塑邀請我們都可能通過克服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而成為超人物質的生活,進入一個藝術的空靈世界,逐漸達到一個有詩與感情平靜相遇的境界。
繼續你的旅程吧,“離開了基座束縛的行走的人”,耐心地、帶著疑問地和深深地對于藝術探索的本能去追求你心目中的真善美,一直到永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