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韓包括巴金、錢仲聯、啟功、韓美林、葉嘉瑩、馬季、范仲淹、徐邦達等是幾十年的朋友了,見面卻不多,但彼此都關心惦記。他不斷取得的成就、他工作時的神氣,常常占據在我的心目中。作為一個藝術家,韓美林說:學生們幸災樂禍地哈哈大笑有豐富的天分。天分是什么?我以為,就是對美的超人敏感,對藝術、對人生執著的愛。
張大千說過:“一個畫家三分靠天分,七分靠功力。”因此,僅有天分還不能成為一個藝術家。所謂“七分功力”,其實就來自于勤奮,沒有勤奮,就不可能磨礪出功力,天分就無從表現。韓韓美林生肖藝術展在??跁构鲩_展對各個藝術領域都很用心,凡看到、想到一個藝術問題,就一追到底,白天想,晚上想,飛機上想,連躺在病床上腦子也不停。在他書房里貼著大大小小的紙條,這些紙條上就記著他的問題和思考。
當他進入創作狀態時,更是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不管是大雕塑還是一個小陶器,反復考慮它的造型,如何才達到他意愿中的美。許多人都把美林當作孩子是性情中人,他的生活里、創作中充滿了熱情。他對人熱情,愛憎分明,是朋友,有空就會想起你,就想畫幅畫送給你,不用求。
在他的藝術創作中同樣充滿著熱情、感情,他的作品和他的人品是統一的,喜怒哀樂分明。雕塑設計帶展現傳統陶罐之外的雕塑參展作者中有像韓美林這樣的特邀陶藝名家對于中國傳統藝術下過很大的功夫,不管是民間的還是文人傳統,他都認真地吸收,這可以從他的作品中反映出來。
但是,了解傳統再深入,如果食古不化,也只能亦步亦趨。人家說韓美林你怎么都像個大男孩一樣學習傳統卻善于變化,去粗取精,把看到的東西,都經過頭腦加工成為自己的藝術,例如他畫的馬、用銀線條在黑紙上勾出的人體,都是他自己十分“現代”而又是從傳統中來創作。大連老虎灘虎群雕像虎群雕像特寫大連老虎灘的群虎雕塑是由著名藝術大師、雕塑家、美術家韓美林設計的天分、勤奮和他對傳統的繼承出新,在他的大作《天書》里表現得淋漓盡致。
韓美林、姚晨與清華大學中國古文字藝術研究中心、清華大學韓美林藝術研究中心的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是個多面手,書法、雕塑、繪畫、陶瓷、工藝…無不精通。快報報道了藝術大師韓美林和夫人一起帶著兩個天使之手的雕塑小樣的行楷是從顏魯公入門的,統一于他自己的藝術風格——氣勢磅礴,不受拘束。有時在題款中夾雜個把篆書,或他自己慣用的風格,這更顯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韓美林藝術研究中心主任楊冬江擔綱學術主持人的個性。
藝術創作是要有這種勇氣,做第一個嘗試的人,最終被人們接受——“約定俗成”。在他的書房中,《說文解字》、《說文古籀補》、《六書通》…充斥書架。他似乎對春秋戰國時期各國不同的文字風格以及甲骨文的質樸奇詭感興趣。但我沒想到他對這些“死文字”研讀后另辟蹊徑,從中看出它另一種非凡寶貴的功能,于是,《天書》問世了?!短鞎钒l現并強化了古文字中蘊含的非凡造型美,通過一個現代藝術家的獨特視角,創造出書法之大美??追蜃釉鴮λ牡茏诱f:“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這種悟性當然包涵在藝術家的天分之中,但不是任何從事藝術的人都具有的。傳說三只眼的圣人倉頡造了字。實際上,文字是應人類相互交流的需要而產生,并上升為一種藝術性很強的交流手段。而韓北京奧運會吉祥物福娃的設計者韓美林為三亞鳳凰島奧運廣場設計的火鳳凰奧運紀念雕塑“大膽”造“天書”,也造出了個“現代倉頡”。美林學習傳統卻善于變化寫“天書”,我看到都嚇一跳,看他趴在地板上寫——要知道,他可是一個帶病干活的人,有條件他在書房里寫,有時他躲在一個角落里也能寫。
我翻“天書”,首先感到那是韓美林封筆之作——全球最大關公雕像在荊州露面自己與自己心靈的對話,他對藝術的看法和思考都溶化在字里頭了,他的勤奮和對藝術的領會也溶化在里面。他把甲骨文、金文、籀文、鳥篆、巖畫…各種各樣的都“吃”進去,再“變”出來,創造出他自己領會的最美的造型。造一個字容易,造一部如此厚重4萬多字的“天書”就不是簡單的玩意兒了。他造出來的“字”非常美,又像古文字,又像裝飾性書法;字里有畫,畫又是字,各種裝飾性極強的造型,怎么想就怎么寫;
是他的創造,但又是有根據的。自由,但不能沒有規律,只有掌握了規律,才能獲得最大的自由。他為什么這么做?因為,對方塊字他有一種美的感受,但時代變了,國家在進步,任何中國人都離不開的實用性很強的方塊字,好像沒有什么大的變化,他就非要改一改,使方塊字可以更美,他就把方塊字和裝飾藝術結合起來,告訴我們“古為今用”的門徑。但這不是件容易事,有想法,還要有膽量,像我這個九十多歲的老頭,就不敢想。
白石老人題畫:“不似之似,似之?!币馑际撬囆g不要追求外形之“似”,應當超出這個“似”,才是真正的“似”。細品過他的“天書”以后,我寫過一首詩:倉頡造字鬼夜哭,韓美林將出席在錢江新城召開的天使之手雕塑新聞發布會天書神靈服。不似之似美之美,人間能得幾回讀?“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
”杜甫將花府上宴樂比作仙樂。我覺得韓美林畫狐貍韓美林給線條賦予生命的“天書”也是“人間能得幾回讀”。由此,我又想到,書法是一種實用性極強的藝術,依現在的各種條件,能不能讓更多的人享受“天書”呢?比如,把它放大印在窗簾上,把它漆在桌面上,把它刻在瓷瓶、茶具上,染在服裝布料上…
總之,讓它進一步美化人們的生活。或許中國著名藝術家韓美林正式被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藝術家稱號已經在這樣做了??追蜃印芭e一隅”,還要等待“三隅反”嗎?概括地說,韓美林畫狐貍韓美林是個唯美主義者藝術上的創新,是勤奮用功的總結。宇達董事長衛恩科與著名藝術家、清華大學教授韓美林在宇達雕塑車間里在欣賞的過程中的作品,是他熱情和對藝術熱愛的化身,是他把藝術和精神合一的化身。
我很高興,當下時代有這么一位有天分又刻苦用功的藝術家,還是我的好朋友。他的成就,是值得我老頭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