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是一個多么值得回味的人生階段呀!但童年的游戲更是的好玩,有樂趣。童年的游戲有捉迷藏,捏泥人兒,滾鐵環…但光說不做是不行的,下頭請我一一介紹。小時候,那些大哥哥大姐姐們總是帶我去河邊捏泥人。從河灘上挖一塊泥,視其軟硬情景,摻土或摻水,把泥和得差不多就開始捏小泥人。那些有藝術天賦的孩子捏出的人有眼睛,有鼻子,四肢形體差不多,甚至能夠分男女。
沒有天賦的只能捏出大致模樣,泥人捏出。放在一齊,大家說他們分別像誰,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多么有意思啊!在所有游戲中,玩得更多最讓我開心的.,應當屬于捉迷藏了。這種游戲既不需要器具的限制,只要有些能夠遮擋身體的東西,就能夠無拘無束地玩起來。人不管是多是少,分為兩撥兒,一撥藏,一撥找,找到了就算勝,找不到就算輸,勝了的一撥成為藏家,輸了的一撥兒便成為找家,這樣來來回回的因勝負而調換,因他們很興奮。
擲沙包也是一種十分好玩的游戲。這種游戲只需一個沙包還有人員。一些孩子在里面,外面的孩子用沙包打里面的人,被打住的孩子就不能再玩了,如果里面的孩子接住沙包就能夠繼續玩了。這種游戲不但考驗你的大腦,還看你的機敏與靈活。這樣反復進行游戲,孩子們不僅僅玩得開心,還十分利于鍛煉身體。真是一舉兩得啊!放風箏也是我們的一大樂趣,春風嬉戲,碧空如洗,寒氣漸消。這時,如果抬頭觀望,常常會看到兩三只色彩鮮靈的風箏,在湛藍的天空中飄蕩。從大年初一起,一直到清明節,都是放風箏的好時候。
不管春天來得多么晚,也不管殘冬多么頑固地不肯退走,人們只要看到天空中飄蕩著的風箏,就會深切地感到,春天來了,桃紅柳綠的日子已經不遠了,所以風箏也是人們心目中的報春花。滾鐵環在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盛行于全中國,玩家手捏頂頭是"U"字形的鐵棍或鐵絲,推一個鐵環向前跑。玩耍的時候人和鐵環一起奔跑起來,十分有趣。滾鐵環的場地最好是平坦的路面,或坡度不大的草坡。
滾鐵環時右手持著長柄,將其搭上鐵環,手上的力量通過長柄的鉤子傳遞到鐵環上,促使鐵環快速地滾動。手上的長柄就像方向盤一樣控制著鐵環的方向,跟著鐵環奔跑時要掌握好平衡,否則鐵環就會跌倒在地。滾鐵環是我們那個年代男孩子的炫技寶物,擁有鐵環就如同孩子帶著滑板上學一樣,非常風光。玩法是用鐵勾推動鐵環向前滾動,以鐵勾控制其方向,可直走、拐彎。
鐵環的動作有一定的難度,需要一定的技巧。技術好的孩子能把鐵環從家一路滾到學校,繞過各種障礙,甚至可以過水塘上樓梯,別的孩子只有在一旁艷羨的份。那時候在放學的路上,經常可以看到一群背著書包滿頭滿臉臟兮兮的男孩子,手里拿著鐵鉤,推著鐵環奔跑在馬路上,嘩瑯嘩瑯的聲音響成一片,場面頗為壯觀。除了上樓梯,只要是人能行走的路,就能滾鐵環。滾鐵環的速度快慢均可,但太慢會倒下去,像騎車一樣。快到什么速度,你能跑多快都行。滾鐵環的技術一學就會,又熟能生巧。
輪滑有很強的娛樂性,從速度或技術上的都很是有趣,并且既可以個人單獨練習也可以群體游戲。所以無論是平時休閑運動亦或朋友、同學之間舉行的小型比賽,通過輪滑這項運動,可使人們從平時緊張、繁重的學習和工作中解脫出來,適當進行一些活動,從而達到身心放松的目的。老鷹抓小雞是幼兒園必不可少的游戲。游戲時一人當“老鷹”,另一人當“母雞”,其余的就是“小雞”了。“小雞”們一個接一個地拉著前人衣襟緊緊跟在“母雞”的背后,“老鷹”要想方設法抓住“母雞”背后的“小雞”,“母雞”則要伸開雙手拚命保護自己的孩子不被“老鷹”抓住。
小孩們在游戲中不僅充滿了歡聲笑語,而且充分體會到了母愛的溫暖和偉大。拔河比賽,一般在學校運動會玩的比較多,男孩子和男孩子比賽,女孩子和女孩子比賽。記得那時候熱最后面一般都是班級里面最胖的人,到最后拔的滿身大漢,手又疼又紅,聽到廣播員里說,某某班拔河比賽第一名,頓時一切不舒服都不見了。我們小時候玩過的還有很多,有丟手絹、彈玻璃球、丟沙包、跳皮筋、跳方格、占地盤、挑線、打彈弓、疊飛機等等,這些都是小時候很喜歡的游戲。真是懷念我們那再也回不來的童年時光,真的很懷念兒時的我們.懷念幸福的童年…
,那個傻傻的,純純的,開心的童年~~~我們的童年時的幸福,再也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