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將堅硬的大理石雕塑成以假亂真的薄紗,看完我驚呆了!原創:小龍玫尋寶巴黎11月25日點擊上方藍字關注這個神奇的訂閱號關注歐洲歷史文化藝術在基督教雕刻藝術中,面紗是常見的一種傳統題材,教義認為,上帝的創造不是全部展現給人類的,而是隱藏在一層輕紗之后。而肉體肌理的質感,也在以假亂真的薄紗之下,愈加真實,動人心魄。
雕塑在這一刻仿佛有了呼吸。來看看這些大理石上雕刻面紗的大師級作品。1拉菲羅·蒙蒂拉菲羅·蒙蒂是19世紀的雕塑家、作家兼詩人,他出生在米蘭,1848年移民去倫敦。拉菲羅的父親埃塔諾·蒙蒂也是一位著名的雕塑家,拉菲羅正是師從于父親學習雕塑。拉菲羅創作了《A》等一些列作品,據說,這些面紗下的雕塑,通常是其為死去的處女而作。蒙著面紗之維斯特處女1846年10月在米蘭,德文郡公爵六世邀請蒙蒂工作室為他定制大理石雕塑,完成后這件作品被送到了查茨沃斯莊園。查茨沃斯莊園是英國德文郡公爵的家宅。
蒙蒂所雕刻的維斯特,是古羅馬的守護神,伺候維斯特女神的處女,就叫“維斯特處女”。她們要負責看顧好點燃在維斯特神壇上的圣火。18世紀中葉,從龐貝廢墟中挖掘出維斯特的神殿,讓以維斯特為主題的創作熱潮長達50年以上。新娘悲之眠與喜之夢2安東尼奧·科拉迪尼安東尼奧·科拉迪尼是意大利威尼斯的洛可可雕塑家,他同樣擅長用大理石表現面紗柔軟的材質。
科拉迪尼在18世紀初期穩固雕塑師的“藝術家”地位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他被視作是第一個將雕塑藝術從石匠專業中區分開來的雕塑藝術家,并于1724年在學院里建立起了專業的雕塑藝術系。科拉迪尼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在雕塑師安東尼奧·塔西亞手下當學徒了,后來還成了他女婿。1709年起科拉迪尼慢慢有了自己獨立的事業,還有許多來自東歐的客戶。18世紀20年代的時候,科拉迪尼在意大利完成了大量雕塑工作。戴面紗女人的胸像以假亂真的薄紗之下,隱約看到女人沉靜的臉龐,仔細看,甚至能看到她胸前若隱若現的十字架。
謙遜這座墓碑的雕像置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圣塞維諾教堂,修建者為圣塞維諾王子雷蒙德親王。雷蒙德的母親在他一歲時就離世了,于是他請科拉迪尼為母親做了這座墓碑雕像,表現的是智慧女神的寓言。科拉迪尼以精湛的技術刻畫出覆蓋在雕塑肉體上的輕薄面紗,看起來就像是隱藏了一位孤兒長年以來的痛苦以及許多未能言說的秘密。
謙遜有感染力的作品自帶光芒,你會不由自主地被它吸引,在它面前與之交流,心靈會先于你的目光去探索它的細節。這種默契絕不止于一見鐘情或一見如故,你會被深深地打動,然后回味無窮。萬水千山總是情,為我標星行不行尋寶巴黎,帶領著大家去尋找自己心中的“寶貝”。
我們的寶藏是分享知識的快樂。歡迎加入我們的直播群,每周都有精彩絕倫的西洋古董直播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