赑屃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說中龍之龍生九子之老六:霸下霸下又名赑屃之一,又名霸下、鰲、龜趺、填下、龍龜等。形似龜,好負重,長年累月地馱載著石碑。赑屃一方面為實用之物,用來做碑座,俗稱“神龜駝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它的象征以“長壽吉祥”為依據,并帶有地位級別、圖騰崇拜、巫術崇拜等方面的涵義。人們在廟院祠堂里,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
據說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摆P屃”。模樣是烏龜狀,平時喜歡負重,又力大無窮。據說在上古時代,它時常馱著三山五岳在河里興風作浪。后來大禹收服了它,它就協助大禹搬山運石治理水患。等到大禹將水患治理完后,害怕它繼續作惡,就給它立了一塊功德碑讓它馱著。所以老六可以算個大力士或搬家公司的業務員。
所謂穿破太歲生肖龍屬龍生肖本來五行也是土赑屃可謂是實至名歸的龍九子,霸下是其中的第六子,霸下是長壽的象征,它是龍子中的大力士,也是一個健身狂人,沒事就喜歡將三山五岳當做啞鈴一般搬來搬去,造成人間動蕩。在看到霸下背著三山五岳調皮搗蛋時,大禹收復了它,得到大禹教導,霸下痛改前非,幫助了大禹治水,為表彰霸下的功績,大禹在霸下的龜甲上立了一塊石碑,所以至今為止,看到許多霸下的雕塑,它的龜甲上都有一塊石碑。
常馱著三山五岳,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后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禹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通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霸下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霸下治水的功績,叫霸下馱著,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
霸下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霸下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霸下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霸下又稱石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征。它在石碑的重壓下總是吃力地向前昂著頭,四只腳拼命地撐著,掙扎著向前走,但總是移不開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