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是2022年的第一周,新的一年藝術圈依然喧囂,拍賣會如期開槌。為了讓大家最快了解這些動態,從本周開始,我們將會總結一周在藝術拍賣圈發生的新事件、新資訊、拍賣會、好展覽。近日,三星堆遺址管委會與金沙遺址博物館簽署《三星堆遺址與金沙遺址聯合申遺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世界文化遺產申報與研究、陳列展覽、宣傳推廣等方面展開合作。協議約定,雙方同意將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打捆”,聯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聯合編寫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文本。
充分利用雙方資源,開展多種形式和層面的合作研究,不斷擴大三星堆遺址、金沙遺址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同時,在文物保護、文物修復、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物館學等領域加強雙方合作。故宮博物院召開2021年開放課題立項發布會,山東大學等37家單位的41個項目被確立為“故宮博物院2021年開放課題”。
文化和旅游部黨組成員、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出席會議并講話。據悉,此次課題立項的學者將與故宮博物院合作,共同完成研究任務,挖掘、提煉、闡釋故宮古建筑及所藏文物的內涵與價值,做好文物保護工作,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上海市收藏協會創始會長吳少華的新作《大言齋收藏筆記》近日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共分八個部分,收錄了86篇文章。
這些文章回憶的時間段大部分都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初的往事,它們以事憶人、以人傳史,為上海市收藏協會以及海派收藏留下了一份回憶錄。同時,也開創了以筆記形式來記載收藏活動的先河。日前,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和青海省祁連山自然保護協會簽約攝影師劉祥、馮銳強的作品闖入意大利第16屆國際自然攝影大賽半決賽。意大利第16屆國際自然攝影大賽是世界頂尖專業類自然攝影大賽之一。
該賽事每年一屆,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15屆。比賽面向全球愛好自然的攝影師、專業攝影師以及非國際攝影協會會員。馮銳強的作品《昆侖山》入選風光組,《暮歸》入選哺乳動物組,劉祥的作品《喂你好嗎?》、《等媽媽》、《掠食者的目光》、《清晨沙漠來客》、《沙漠里》、《石崖隱士》、《追愛》入選哺乳動物組。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在京組織召開專題座談會,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會員、雕塑家們暢談心得體會,交流學習經驗。本次座談會由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主席吳為山擔任主講。
他表示,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自2014年成立以來,貫徹新發展理念,探索新發展模式,凝聚全國優秀雕塑家,努力打造一個具有中國精神、中國氣派、時代風格和國際視野的中國城市雕塑價值體系。塑造更多為世界所認知的中華文化形象,創作出更多人民喜愛、不負時代的藝術作品。中國城市雕塑家協會第二屆會員證書頒發儀式同期舉辦,吳為山為現場參會的20位新會員代表頒發了會員證。新年伊始,上海浦東圖書館迎來了“2022上海浦東中青年美術作品展”。本次展出的近80件美術作品是浦東中青年畫家近兩年來創作的。
作品主要展現中國和上海改革開放、浦東開發開放、社會發展、人文風貌等時代主題。參展的藝術家們忠實于植于血液深處的城市紅色記憶,并充分利用上海及浦東的包容、開放、自由的氣息,努力融合傳統與先鋒藝術理念,所呈現的美術作品在形式、節奏、韻律、詩意等方面,盡顯海派藝術文化的高格及浪漫氣息,也是藝術家自我心靈與外在客體的一次深刻對話,極具時代意義及藝術價值。
畫作中足見中青年畫家們執著的定力、扎實的功力、以及淡然的心境,呈現出一派大成的氣象。2022年是趙孟頫逝世700年。自1月2日起,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與臺東區立書道博物館聯合舉辦特別展“沒后700年趙孟頫與他的時代——復古與傳承”。展覽以趙孟頫為首的元代書畫為焦點,分“趙孟頫前夜·宋代書法”“趙孟頫與元代書法”“趙孟頫與元代繪畫”“趙孟頫對明清書畫的影響”四大部分。其中,東京國立博物館共計將展出101件展品,已公布了完整清單。
這也是兩館的第19次聯合企劃。其中,東京國立博物館的展期為2022年1月2日-2月27日,臺東區書道博物館從2022年1月4日-2月27日,均分兩期呈現。1月1日,由中國收藏家協會等單位主辦的“首屆中國體育藝術作品大展”在北京冬奧村開展。此次大展共展出以“奧林匹克文化、奧運城市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為主題創作的國畫、書法等藝術佳作100件。
展期自即日起至3月13日北京冬殘奧會閉幕,來自54個國家和地區的1670名冬奧運動員、534名冬殘奧運動員及隨隊官員將入住北京冬奧村、共賞冰雪藝術。此次展覽不僅展現出體育文化的強大精神內涵,更傳播著奧林匹克美美與共的人類共同價值。2021年12月24日至2022年2月18日,“大奇至美”徐悲鴻經典作品展在徐悲鴻美術館展出。此次展覽展出了徐悲鴻22幅珍貴原作,包括徐悲鴻最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作品《群奔》、《群牛》,首次展出的油畫作品《徐悲鴻自畫像》、《廖靜文畫像》,以及他在重慶創作的《巴之貧婦圖》、《國殤》等作品,再現一代巨匠的文人氣節、家國情懷和時代理想,也鉤沉出徐悲鴻在重慶磐溪時期的創作和生活點滴。
作為徐悲鴻美術館舉辦的首次徐悲鴻個展,此次展覽采取“原作展出+史料文獻+實景還原+科技互動+云上虛擬展覽”等多種方式。近日,由中環控股集團、安徽大學教育基金會主辦的“厚積薄發——第五屆新徽派藝術新銳培養計劃提名展”開幕。與以往四屆新銳展不同的方式,本屆展覽邀請了八位高校教授作為提名導師,共提名24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參展。
參展作品呈現了油畫、攝影、新媒體影像藝術、裝置藝術等多重形態的藝術面貌。本屆提名展共評出金獎兩名,銀獎一名,銅獎四名。據悉,此次展覽將持續至2022年3月4日。由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的“藝海藏珍——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歷代繪畫精品展·人物篇”于2021年12月29日在廣州藝術博物院一樓中國歷代繪畫館正式開展,展期為3個月。
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藏精品佳作92件/套,大部分為國家一、二級文物。該展覽分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釋道、仙佛,第二部分是仕女、嬰戲、田家,第三部分是宮廷、教化、故實,第四部分是貴族、文人、賢逸。展覽展出廣州藝術博物院藏歷代人物畫精品百余件,展品約60%為國家一、二級文物,其中包括元代佚名《四烈婦圖》,明代陳洪綬、張風,清代華嵒、黃慎、蘇六朋、費丹旭、蘇仁山、蔣蓮、任熊、任薰、任頤等畫家的人物畫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