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說明:中國公司援建的隧道被印在斯里蘭卡新版1000盧比紙幣上。20多年的內戰和2004年的海嘯給斯里蘭卡的發展造成了很大影響。2009年剿滅猛虎組織后,斯政府將經濟重建擺上重要日程,中國也是在那一年超過日本成為該國第一大援助國。中國公司在當地建設了大批基礎設施,包括公路、港口、機場、發電廠、醫院以及文化體育設施等。不少中國援建設施在當地知名度很高,有些工地的施工現場還成了熱門旅游景點。
在從首都科倫坡開往古城康提的公路上,《環球時報》記者一度非常緊張,因為這里的雙向車道目測估計也就3米多,而且彎道很多,但車輛一點也不少,經常有大貨車呼嘯而過,在這樣的路上開車需要很強的技術。據了解,不少生活在斯里蘭卡的外國人都配備專門的司機。
隨著經濟的復蘇,作為斯里蘭卡重要運輸通道的公路已經無法適應發展的需要,而這既是該國基礎設施的一個縮影,也預示著巨大的發展潛力。漢班托特港在斯里蘭卡可謂家喻戶曉,許多民眾慕名前來參觀。中國港灣斯里蘭卡區域公司負責人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2010年港池注水前,許多民眾對工程感到既好奇又自豪,并趕來特意摸一摸池底留念并祈福。不少學校將這里看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專門帶學生參觀。
中國港灣公司為此在建設過程中,特別建造了兩個觀景臺供參觀者一睹大港建設景觀。有統計顯示,斯里蘭卡人口將近2100萬,到漢班托特港參觀的就有600萬人次。距漢班托特港約40公里的馬塔拉國際機場是該地區另一座重要的基礎設施建設,也成為當地一景。這座同樣由中國港灣公司建設的機場于今年3月18日正式啟用,是斯里蘭卡第二座國際機場,也是該國獨立后的第一座國際機場。馬塔拉國際機場的航站樓設計現代、大方,候機區域敞亮、舒適。
航站樓天井的園林式設計和噴水池吸引了不少當地百姓。記者參觀航站樓的過程中,看到很多當地人三五成群或舉家前來,在庭院的噴水池及景觀雕塑前合影留念。斯里蘭卡機場與航空服務有限公司主席普拉桑納J.維克拉馬蘇瑞亞向記者介紹,科倫坡國際機場每年實際接待720萬旅客,已超過600萬的設計接待能力,急需另一個國際機場分流。馬塔拉國際機場客流量將在2018年完工后達到600萬。
中國港灣公司還負責修建斯里蘭卡剛波拉至努沃勒埃利耶,和剛波拉至紐瓦拉皮堤亞路網改造項目。由于這條路位于山嶺重丘區,海拔高差超過1500米,沿線均為高懸崖路段,施工過程還必須保持即有公路暢通,施工條件極其惡劣。
道路修成后受到斯里蘭卡人的高度贊賞。其中,位于A5國道剛波拉鎮至努沃勒埃利耶第14公里處的公路隧道為斯里蘭卡的首條公路隧道,其完工后的照片還被印在斯里蘭卡新版1000元盧比紙幣上。斯里蘭卡政府在此前制定的《十年發展規劃》中提出,目標是把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一番,從現在的1300美元提高到3000美元。
為實現這個目標,需要實現8%的年增長率。斯里蘭卡政府制定的一些大型基礎設施項目中,不少是依靠中國的資金、企業建成的。中國企業不僅為當地人創造了很多就業機會,推動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而且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回饋當地社會。工作在漢班托特港項目的斯里蘭卡籍工程師帕里薩·德沙普瑞亞1998-2006年間作為政府的水利工程師在漢班托特工作。他向《環球時報》記者回憶說,當地過去只有土路,因交通不便沒有投資者愿意到這里來。
斯里蘭卡港務局總工程師P.A.阿格爾·西瓦吉格納說,漢班托特地區的發展是在港口建設開始后才加速的。“過去這里的路只有雙車道,而現在已經是六車道了。”中國港灣公司漢班托特港項目部總經理助理郭贊輝介紹說,項目施工高峰期時,聘用斯方員工達到2000多人,大部分是來自漢班托特地區的。斯里蘭卡內戰后熟練技工缺乏,現場每一項施工都有中國熟練工帶當地工人完成,傳授他們技能,幫助他們逐漸成長。
中國企業扎根當地,不僅尊重當地的法律法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而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環境保護、捐資助學、賑災募捐等工作,贏得了當地民眾和政府的贊賞。斯里蘭卡經濟發展部部長巴希爾·拉賈帕克薩對《環球時報》記者說,中國在斯里蘭卡的經濟建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對中國在援助斯里蘭卡的過程中從不附加政治條件表示贊賞。維克拉馬蘇瑞亞說:“我們非常感激中國在斯里蘭卡最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斯里蘭卡前駐華大使阿穆努加馬表示,目前在斯投資的中國企業多涉足基礎設施建設,其實中斯在進出口貿易、橡膠制品、椰子加工、軟件開發、交通運輸和工業制品等領域都有巨大的合作潛力,斯里蘭卡還有許多中小型城市有待開發,也歡迎中國企業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