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藝術家的失敗,僅僅是他們只接受一種畫法,而指責其他所有的畫法。必須研究一切畫法,而且要不偏不倚地研究;只有這樣才能保持自己的獨特性,因為你將不會跟著某一個藝術家跑。——博巴《病中的孩子》布面油畫,119.5×118.5,奧斯陸國家美術館藏。這幅畫是蒙克童年時代對家庭痛苦遭遇的一個回憶。此畫描繪了他那年僅15歲的姐姐索菲亞患病的情景,肺病將奪去她的生命,她消瘦而臉色蒼白,還未脫盡童稚的氣質。這個難以磨滅的印象深深地埋藏在蒙克的記憶里。畫面油彩用得狂放、隨意,看上去像一幅草稿。
整幅畫面色調灰暗低沉,悲劇氣氛濃烈。當它在挪威全國年度畫展上展出時,受到保守勢力的攻擊。蒙克不得不換用學院派技法,再畫了一幅變體畫,改名為《春》,竟獲得了國家獎學金,并去巴黎留學。蒙克說過:“我要描繪那些在生存、在感受、在痛苦、在戀愛的活生生的人們。”所以有人說他是“近代描繪人類心靈的肖像畫家”。蒙克童年時母親和姐姐都相繼死于肺病,后來父親和一個弟弟又不幸去世,妹妹患了精神病,這種家庭悲劇使蒙克心靈創傷太深,影響著他藝術思想的發展。
關于這幅畫他說過:”我以《病中的孩子》開辟了新路,它成為我藝術中一次突進,我其后的大部分作品的產生都歸功于這幅畫。”畫家企圖探索人們對病與死的感覺,為了真切地揭示主題,他曾與父親一起去探視病人,觀察病人的神態。蒙克說:我曾在這一年中把這幅畫反復描繪很多次。我把顏料刮掉,用松節油洗掉后,多次設法找回那最初的印象。
那緊貼著枕頭,透明而蒼白的皮膚,那發抖的嘴唇,和那發抖的雙手…,我刮掉了一半的顏料,留下一些刮痕。就這樣,在一邊畫一邊搜尋著過去的記憶時,我發現,我的睫毛也成為最初印象的一部分,而我所說的睫毛,正是反映在畫面上的那些陰影。在這幅畫中的母親,在為孩子的不幸而內心絕望和悲哀。空蕩蕩的室內,別無他物,這更增加了死亡迫近的凄涼氣氛。
這件作品以深刻的形象語言傳達了人的內在精神世界。這是蒙克所有的畫作中首次暴露其意識的作品。和他青年時期制作的作品一樣,蒙克繪畫的是自己親身經歷的情況。他描繪了虛弱的患者難過的樣子,整個屋子都被黑暗包圍著。愛德華·蒙克是挪威畫家,也是表現主義繪畫之父。其父是位醫生,篤信基督教。他幼年喪母,姐姐被肺病奪去了生命,妹妹患精神病。
童年時代的不幸對其一生的創作有深刻的影響。蒙克于1880年進奧斯陸工藝美術學校習畫,受印象主義畫風的影響。1889年改變傳統畫法創作變體畫,后獲得機會去法國留學。在法國,他對后印象主義和納比派發生興趣,發現線條和色彩有強烈的表現力,并試圖用它們畫出活生生的人——他們呼吸、感覺、受苦受難并彼此相愛。蒙克更多作品欣賞001《圣克盧的塞納河畔》1890年油彩.畫布46x38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02《在蒙地卡羅的輪盤賭桌上》1892年油彩.畫布74x116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03《表達》1893年油彩.畫布90x118.5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04《亡故》1893年油彩.畫布134.5x160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蒙克作品最常見的主題都是與人類的悲劇情懷相關的,例如孤獨、憂傷、痛苦、死亡等等。
他的大部分作品充斥著上述源自疾病和家庭悲劇的情感,給人的感覺是灰暗和悲觀,這種思維特性構成了他的藝術天分的基礎。大家公認這位挪威畫家和多產的雕塑家是表現主義的先驅,同時還是北歐最杰出的畫家,與高更和梵谷齊名。005《紅與白》1894年油彩.畫布93x125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06《牽掛》1894年油彩.畫布94x73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07《繼承》1897-1899年油彩.畫布141x120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08《邱比特與普賽克》1907年油彩.畫布119.5x99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賽克是人類靈魂的象征,羅馬神話中,普賽克是一位美貌的公主,人們崇拜她勝過崇拜維納斯。
維納斯因嫉妒普賽克的美貌派邱比特加害普賽克,而邱比特愛上了普賽克。009《吻》1897年油彩.畫布99x81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0《火車冒煙》1900年油彩.畫布84.5x109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1《四少女》1903年油彩.畫布87x111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2《伴著酒瓶的自畫像》1906年油彩.畫布110.5x120.5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3《馬拉之死二》1907年油彩.畫布153x148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4《奔馬》1910-1912年油彩.畫布148x119.5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5《黃色木材》1911-1912年油彩.畫布131x160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6《分離》1896年油彩.畫布96x127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17《橋上的女孩》1902年油彩.畫布101x102.5私人收藏018《星夜》1923-1924年油彩.畫布139x119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蒙克的繪畫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和悲傷壓抑的情調,畢卡索、馬諦斯就曾吸收他的藝術養料,德國和法國的一些藝術家也從他的作品中得到啟發。
他對心里苦悶的,強烈的,呼喚式的處理手法對20世紀初德國表現主義的成長起了主要的影響。019《自畫像》1882年油彩.畫布26x19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20《灰燼》1895年油彩.畫布120.5x141挪威奧斯陸國家畫廊021《自畫像》1919年油彩.畫布151x130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22《奧斯高特蘭的曬衣場》1902年油彩.畫布67.5x72.5私人收藏023《回家路上的工人》1913-1914年油彩.畫布227x201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24《愛與痛苦》1893-1894年油彩.畫布91x109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025《干草》1917年油彩.畫布130x150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26《夏夜》1917年油彩.畫布74.3x98.6私人收藏027《松林》1891-1892年油彩.畫布58.5x72.5私人收藏028《橋上的淑女》1903年油彩.畫布203x230私人收藏029《看著鏡子的女子》1892年油彩.畫布92x73私人收藏030《在地獄里的自畫像》1903年油彩.畫布82x66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31《吶喊》1895年粉彩.紙板79x59私人收藏本作品共有四個版本,分別是此私人收藏的版本、藏于奧斯陸蒙克博物館的兩個版本和藏于國家畫廊的版本,1895年畫家把作品制成平面印刷以大量復制。
蒙克一生中最重要的一組作品是以吟誦生命、愛情和死亡為題材的組畫,其中又以這幅畫最具代表性。在這幅畫上,沒有任何具象物體暗示正在發出尖叫聲,只見中央有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孤獨人形,似乎正從我們身邊走過。他捂著耳朵,幾乎聽不見那兩個遠去的行人的腳步聲,也看不見遠方的兩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這一完全與現實隔離了的孤獨者所呈現的變形、扭曲的尖叫面孔、圓睜的雙眼和凹陷的臉頰,使人想到了與死亡相聯系的骷髏。
在這幅畫上,蒙克所用的色彩與自然保持著一定程度的關聯。雖然藍色的水、棕色的地、紅色的天,都被夸張得富于表現性,但并沒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實性。全畫的色彩是郁悶的,尤其是濃重的血紅色懸浮在地平線上方,與海面陰暗處的紫色相沖突,這一紫色因伸向遠處而愈益顯得陰沉,給人一種不祥的預感。同樣的紫色,也重復出現在孤獨者的衣服上。
畫中沒有一處不充滿動蕩感。天空與水流的扭動曲線,與橋的粗壯挺直的斜線形式鮮明對比。整個構圖在旋轉的動感中,充滿粗獷、強烈的節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傳達著那一聲刺耳尖叫的聲音。畫家在這里可以說是以視覺的符號來傳達聽覺的感受,把凄慘的尖叫變成了可見的振動。032《暴風雨》1893年油彩.畫布91.8x130.8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033《新陳代謝》1898-1899年油彩.畫布172x142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34《生命之舞》1900年油彩.畫布125x191挪威奧斯陸國家畫廊在《生命之舞》這幅油畫中,畫家描繪了一群在河岸邊草地上醉然起舞的人們。
有三位女性形象在畫面上占據著主要位置,她們分別象征著女性一生的三個不同階段。左側穿白裙的人物是一位處女,她那紅潤的面頰泛著微笑,就像前面那枝盛開著的花兒。其長裙的白色象征著少女的純潔。而與此白色少女呈對比的,是位于最右側的婦人。她雙手交疊,面露憂郁神色,顯得十分孤獨。她那深色長裙象征其內心的暗淡與哀傷。這兩個女性形象,都面朝畫面中央的那對沉醉在舞樂中的男女。
他們漫無目的、旁若無人地邁著舞步,那女子卷曲的秀發和長裙,將其男伴纏繞。而男子的黑色衣服,則將女子的紅色衣裙襯托得更加奪目,使她看起來顯得異常妖嬈和充滿誘惑,衣裙的紅色在這里象征了人生短暫的喜悅。背景中,兩對放蕩的跳舞者,象征著一種更為卑賤的生活。懸掛在空中的一輪圓月在水面映出其長長的、寬寬的倒影,像鬼魂的眼睛。035《在沙發上》1913年油彩.畫布80x150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36《青春期》1894-1895年油彩.畫布151.5x110挪威奧斯陸國家畫廊這幅畫又稱之為《夜》,畫中描繪了一位未成熟的少女裸像,她驚恐不安地注視著渺茫的前方,側光從右下方照射,將她的身影投在沉沉的夜色背景上,更增加了畫面的恐怖氣氛。
從蒙克的人體造型可見他具有很高的寫實技巧,這得益于他早年師從的自然主義老師克羅洛。孟克在這幅畫中,留下了尊重少女的純真和純潔的一筆,流露出對少女溫柔的擔憂和關切。037《大自然的吶喊》1910年蛋彩.紙板83x66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38《吶喊》1893年蛋彩.紙板83.5x66挪威奧斯陸國家畫廊039《星夜》1893年油彩.畫布135.57x140.2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040《岸邊的紅房子》1904年油彩.畫布69x109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1《吸血鬼》1895年油彩.畫布91x109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2《瑪利亞》1894年油彩.畫布90x68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3《哭泣的裸女》1913-1914年油彩.畫布110x135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4《嫉妒》1907年油彩.畫布76x98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5《領事》1901年油彩.畫布215x147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6《吻》1897-1902年木版畫46.7x46.4美國紐約現代美術館在《吻》這幅木刻版畫中,呈現出孟克將木刻版畫制作過程中遭遇的木紋問題轉換成為作品的特點。
他運用了木刻版畫原有的粗糙垂的直木紋,制造出空氣的印象。047《波西米亞婚禮》1925-1926年油彩.畫布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48《播種者》1913年油彩.畫布90.8x115.5私人收藏049《碼頭上的女孩》1901年油彩.畫布136x125挪威奧斯陸國家藝術博物館050《太陽》1910-1913年油彩.畫布162x205挪威奧斯陸孟克博物館??????????????????????????????????051《挪威人》油彩.畫板57x48私人收藏052《耕過的農田》1916年油彩.畫布70x90.5私人收藏053《克拉格勒之春》1929年油彩.畫布98.4x95.3私人收藏054《有湖的林地風景》1887年油彩.畫布32.7x51.2私人收藏055《坐著的年輕女子》1916年油彩.畫布136x110私人收藏056《早晨的濱海道》1891年油彩.畫布65x106私人收藏057《有紅房子的花園》1882年油彩.畫板23x30.5私人收藏058《岸邊的舞蹈》1900-1902年油彩.畫布95.5x98.5捷克布拉格國家畫廊059《圣克盧之夜》1893年油彩.畫布64.5x54美國加州舊金山現代美術館投稿、收藏請加↑↑↑聯系電話:郵箱:@163.我們尊重原創,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