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世界展示!何鄂兩件雕塑作品入選“2022奧林匹克美術大會”1月15日,甘肅省著名雕塑家何鄂創作的《祝賀·友誼》《雄冠》兩件雕塑作品入選“2022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入選展品將于2022年1月下旬與來自海內外的美術精品,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向全世界展示,旨在以優秀的美術創作成果,傳遞文明與友誼。
![飛行的仙鶴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0917/174136_53253.jpg)
同時,活動主辦方鑒于何鄂先生在美術創作中的成就和公認度,盛情邀請何鄂先生作為中國藝術家代表參加“2022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奧林匹克美術大會”是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由北京奧組委、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聯合有關機構共同創辦。十余年來,“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以“藝術·讓奧林匹克更美”為主旨,致力于宣傳奧林匹克精神,推廣奧林匹克文化,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為助力“中國文化走出去”,推進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高度贊譽。
![不銹鋼公園波紋和蓮花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8/183040_56988.jpg)
“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先后于2008年中國北京、2012年英國倫敦、2014年中國南京和2016年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辦數屆,得到國際奧委會、歷屆奧運會組委會、文化和旅游部及奧運會舉辦城市所在地駐華使領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國家畫院、中央美術學院等權威藝術院校的大力支持。歷屆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共展出各類藝術作品超過2000件,為奧林匹克文化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
![廣場不銹鋼雕塑環球](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21/210556_80199.jpg)
此次,為在北京冬奧會期間向世界展示奧林匹克藝術的壯美輝煌,經北京冬奧組委會批準,由北京冬奧組委會、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共同主辦的“2022奧林匹克美術大會”,將于2022年1月下旬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中心舉辦。屆時,將展出中國畫、版畫、雕塑及國際美術精品。本次奧林匹克美術大會何鄂先生入選的兩件雕塑精品,用深厚的藝術功力、生動的藝術表現、高超的藝術手法,使觀眾能夠充分感受到冬奧會文化交流和體育競技的濃厚藝術氛圍。
![不銹鋼商場景觀球形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5/152518_54197.jpg)
其中,《祝賀·友誼》為漢白玉材質雕塑作品,通過東西方兩位女子的擁抱,寓意中國在改革開放新時代不斷增強國際交流,展現與各國友好往來的廣闊前景,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2022冬奧會成功舉辦的祝福。另一件《雄冠》為花崗巖材質雕塑作品,是何鄂先生于20世紀80年代創作的精品,表現了中國女排榮獲三連冠時隊員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的歷史時刻,充分展示了“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女排精神,生動詮釋了奧林匹克精神,展現了可信可愛可敬的當代中國形象,向世界講述了中國體育發展的故事,以藝術精品譜寫出團結就是勝利的鏗鏘華章。
![廣場不銹鋼刻字抽象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21/213346_49773.jpg)
據悉,鑒于何鄂先生在美術創作中的成就和公認度,活動主辦方還盛情邀請了何鄂先生作為中國藝術家代表參加“2022奧林匹克美術大會”。近日,由共青團中央、中國作家協會共同舉辦的第三屆“志愿文學”征文活動獲獎作品揭曉。經過由知名作家、編輯、記者等組成的專家團隊認真審閱,最終評選出中短篇小說、劇本、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五類110件獲獎作品。
![不銹鋼奔向世界廣場雕塑](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313/133811_77250.jpg)
其中,我市著名作家付開虎創作的電影劇本《一起走》榮獲二等獎。此次獲獎的電影劇本《一起走》,是作家付開虎受家鄉文化部門邀請多次釆訪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十二名婦女創新創業代表中唯一農村代表、蜻蜓村婦女主任王秀蘭后創作的最新力作,是熱情謳歌甘肅兒女戰天斗地奮發圖強的“涼州三部曲”中的其中一部。劇本問世后,已在行業內產生強烈反響,生動體現了甘肅乃至西部省區深厚的鄉土人文氣息,從側面反映出甘肅在脫貧攻堅上取得的輝煌成就。
作家付開虎,系蘭州城市建設學校副校長,自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文學創作,著有《蒼茫西部》《見過大世面的年輕人》等“雪莊紀事系列小說”多部,并多次獲得表彰獎勵,其作《風吹草兒青青》曾獲一九八五年《飛天》獎,《大漠魂》曾獲甘肅省第三屆文學獎。據了解,此次征文活動以“青春志愿行·奉獻新時代”為主題,從2020年9月啟動,共收到社會各界投稿作品5600余件,歷經初評、復評、終評等環節。
獲獎作品涉及疫情防控、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社區發展、搶險救援、助老助殘、環境保護等多個領域,從不同視角講述青年志愿者的奉獻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