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焦興濤消息,原四川美術學院院長、雕塑家葉毓山先生于今日逝世,享年82歲。就在上個月的23號,四川美術學院曾召開“葉毓山藝術教育實踐學術研討會”,就“葉毓山與川美創作教學”和“葉毓山與雕塑創作語言”兩個議題展開詳細探討。旨在對葉毓山藝術教育實踐所做的貢獻進行脈絡梳理,對川美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教學體系和教學方法進行學統研究,繼續開放性地建構樹人育才的藝術學院,使川美學生能夠充分地展現各自不同的藝術個性及創造性。1962年完成第一座雕塑《毛主席全身雕像》以來的四十多年時間里,共有一百多座著名雕塑問世,分別擺放在北京、上海、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廣西、廣州、湖南、安徽、江蘇、新疆、長春、黑龍江等全國諸多省、市、自治區。
葉毓山先生一生勤奮,不懈探索,在其擔任學院領導期間,支持、資助學生大膽進行藝術創作,明確提出“以創作帶動教學、帶動基礎”的教育教學理念和“出作品、出人才”的辦學目標,使川美在八十年代初期“傷痕——鄉土”繪畫創作中異軍突起,蜚聲海內外。繼之,葉毓山先生開明地搭建創作平臺,在八五美術期間連續舉辦了十二屆學生自選作品展和三屆以上教師自選作品展,培育出一大批嶄露頭角的當代藝術家。先生對新中國紀念碑雕塑和城市公共雕塑的貢獻堪稱典范,他在全國眾多城市及紀念地都留下了具有標志性的優秀作品。
葉先生在自然中獲得啟迪,認為懸崖峭壁、山泉深澗等大自然的造化就是永恒的紀念碑。葉先生的雕塑強調大的氣勢和輪廓,強調雕塑與環境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造型飽滿,在具象寫實雕塑中蘊含抽象因素,呈現出極具感染力的整體意象和精神力量,特別是以石砌語言塑造空間形態和建筑形象,具有獨特而杰出的貢獻,堪稱是真正的石頭的史詩。先生的作品涉獵的范圍非常廣,既有反映革命歷史題材,歌頌革命英雄人物的作品,又有塑造革命領袖人物的雕像;既有重大歷史題材,歌頌中國歷史上光焰四射的大文豪、大詩人的肖像,又有浪漫色彩的抒情題材的文化內涵非常深的作品葉毓山的作品體量都非常大,多為10幾米高,《紅軍烈士紀念碑》則分別高35米和38米;
《鄧小平領導百色、龍州起義紀念碑》則高9米、長34米。葉毓山先生的作品有很多是組合類作品。為云南大理南詔風情島制作了世界上最高的戶外漢白玉觀音,觀音幻化故事浮雕墻,雄偉的中央本主、精彩絕倫的金雞白虎、威嚴的大黑天神和北方天王、愛美的鳳凰女神、悲愴的柏節夫人、孤傲的王樂寬、失意的李宓,斬蟒英雄段赤誠、滅蝗英雄張小三及忽必烈、鄭回、五谷神王等等。使這座荒島變為國家四A級旅游景點,觀光者絡繹不絕。2015年6月2日,中國雕塑學會正式授予葉毓山“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2015年6月2日,中國雕塑學會正式授予葉毓山“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曾任四川美術學院院長多年的葉毓山,多次以英雄人物造像獲獎,在紀念碑雕塑及人物石刻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對四川雕塑事業的發展及教育方面曾做出諸多突出貢獻。
據了解,“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這一榮譽一般只頒發給八十歲以上高齡,且在雕塑事業做出過卓越貢獻,德高望重的前輩藝術家。6月2日恰逢葉毓山先生八十歲生日,在這一天授予其“中國雕塑終身成就獎”更有紀念意義。榮獲這一獎項,葉毓山先生也表示非常榮幸,典禮現場,葉老多次鞠躬致謝中國雕塑學會、四川美術學院對于他的藝術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