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八大山人花枝小禽圖香港佳士得2016秋拍成交價100萬港元作品才是畫家形象的支撐點范美霞這是一個資訊發達的時代,也是一個藝術家空前活躍的時代。各種藝術事件頻繁見諸報道:個展、聯展、雙年展、邀請展、春拍、秋拍、評獎、畫派打造、藝術工程、藝術基金等等。藝術家也頻繁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奧運會、世博會、抗震救災、文化訪談、頒獎晚會之類,一些藝術家也獲得了各式各樣的身份和頭銜,諸如文化人士、慈善家、院長、院士、主席等等。
總之,這個時代的藝術家似乎前所未有的融入了社會,他們以藝術家的身份同時活動于體制內外,游刃有余,似乎顛覆了人們心目中那種執拗與孤傲,與世俗社會有著幾分隔閡的傳統藝術家的形象。然而,在這熱鬧喧囂的藝術活動場景中,盡管藝術品的拍賣價格令人咂舌,盡管一些藝術家像明星大腕一樣引人眼目,但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的作品卻寥若晨星,甚至付之闕如。簡言之,當下藝術界的熱鬧,是因為藝術事件而不是藝術作品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而這正說明藝術家身份形象的尷尬。
藝術家的基本職責是創作盡可能好的藝術作品,時代的影像、藝術家自身的形象都折射在其中。好的藝術作品是一個時代的鏡子,反映人們的審美好尚、精神風貌、人格理想甚至思想狀態。諸如農耕時代的田園牧歌、詩意山水;機械時代的抽象組合、冷漠簡潔、變形夸張。好的藝術作品也是藝術家的臉譜,藝術家的性情、遭遇、命運、思考、感受種種都顯露在他們的作品中,成為他們藝術的獨特性源泉,孤傲如八大、清冷如漸江、溫婉如拉斐爾、倔強如米開朗琪羅、壓抑如蒙克、理性如蒙德里安、官運亨通如董其昌、落魄如徐渭和梵高、孤憤如陳老蓮…
這是真實的他們,是他人絕難仿照的,也是他們的藝術之所以感人的原因所在。梵高鳶尾花美國蓋蒂博物館藏創作好的藝術作品,需要有對藝術的虔誠與真誠,忠于自己的觀察、感受、思考和信仰,有創作的欲望與激情。然而遺憾的是,當下許多藝術家卻缺乏對藝術的虔誠和真誠,他們的創作或者有意迎合他者的視角,或是不斷復制固有的符號,或是不斷重復相同規則的視覺游戲,或是以大尺幅、大體量、大耗資量取勝,有的作品看似對社會問題若有所思,實則膚淺和皮毛,骨子里是為稻粱謀的嘩眾取寵,是偽批判和浪費社會財富的昂貴的精神撒嬌。
作品沒有美感、沒有藝術家真實的感受和思考,創作不精不誠也就不足以動人。在這類作品中,藝術家的形象是模糊的、游移的,折射出投機者的意味。因此,要建立藝術家清晰的社會形象,最關鍵的還是藝術創作,需要不斷有新的、具有創造力的作品問世,表現藝術家的不斷探索與思考。作品才是藝術家的臉譜和生長曲線,離開了作品,藝術家擁有再多的頭銜、再高的身價、再特立獨行或驚世駭俗的行為方式,參加的社會活動再多,其作為藝術家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仍然是模糊的,甚至是負面的,恰如久無新作且形象已經不再光鮮的偶像明星,非要賴在聚光燈下以偶像明星自居,多少讓人有些怨嫌。
米開朗琪羅布魯特斯胸像高74,佛羅倫薩國立藝術博物館藏當然,說藝術家要樹立自己的社會形象最重要的是不斷的探索、思考和創新,不斷進行藝術創作,并不是說藝術家就不能參加社會活動,不能作慈善,不能做官或是作品不能拍賣…,而只是說須有主次之分。全知全能的圣人當然很好,但如果做不到就首先要作好自己的本職,那個一心想再撿到兔子而荒蕪了地里莊稼的農民,絕不是一個好農民。
不過,由藝術出名后又轉入其他行業而不再以藝術家身份出場的人自然另當別論,恰如陳逸飛之由畫家轉而為企業家,姚明之由運動員轉為老板,新的行業、新的身份自然有新的形象規則。總之,成功的藝術家的社會形象并沒有統一、固定的模式,但沒有好藝術作品的人,卻一定不會是一個好藝術家。載《書法報·書畫天地》2021年第6期范美霞四川隆昌人,蘭州大學哲學學士、四川大學美術學碩士、四川大學文藝學博士。
大學教師,自由文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