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15日晴,第十七天。首先看一下石河子市的城區圖,如此整齊劃一的格局,讓人能想到規整的軍營,緣由是五十年代軍隊及河南青年來此墾荒,八十年代由師市合一而成。想對石河子市有初步了解,請看看圖片上的文字吧!無意當中拍到的這個飛馬雕塑卻讓我長了知識。原以為雕塑上刻的字念“馬踏飛燕",其實不然,飛燕不是我們所見的小燕子,而是古時記載的龍雀;馬是神馬,天馬,所以應讀“馬超龍雀"。1969年甘肅武威出土的漢代青銅器就是這個造型,把天馬行空的涵意發揮的淋漓盡致,1983年我國旅游局定它為中國旅游標志。
對它的認知還歸功于老公喜歡過的集郵愛好,家中收藏過這張郵票。此謂小紙片意義大呀!石河子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由于是在車內進行拍攝,手臂在車窗上的倒影疊加在天馬影像上,到象是為天馬安上了一對飛翔的翅膀,效果讓我意外。
這是一所小學。石河子市被譽為戈壁明珠,別小瞧這座城市,大中專院校足有十四所,其中石河子大學是國家211重點工程院校!早9:30從住所開始出發,行駛十一公里后駛出石河子市,又見戈壁灘,上高速,下一站吐魯番。過瑪納斯收費站,沿連霍高速往吐魯番方向行駛。石河子通往昌吉方向連霍高速兩旁莊稼綠油油的,無法想象先輩們是怎樣克服困難把戈壁灘變成良田的,對他們肅然起敬。過呼圖壁開始堵車,約行駛83公里,到達昌吉軍戶農場時,汽車突然出了小毛病,不能給油,從家中出發到現在十七天,汽車已行駛8254公里,第一次出現故障,這里離烏魯木齊不遠,那里還是省會,一定會有好的4S店,烏魯木齊距石河子才122公里,遂改變行程,去烏魯木齊!
到達頭屯收費站,公安檢查,再一次免檢通過。見有從地窩堡國際機場起飛的客機從頭頂上空掠過,到達烏魯木齊。本次旅游全程為自駕,所到之處基本上是交通不便的地方,烏魯木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首府,有北京到烏魯木齊的航線,出行方便,本想以后有機會再來,所以原行程沒列入此站,沒想到老天爺眷顧我們,讓我們少了一些憒憾!,行駛11公里到達烏魯木齊喀什東路神龍服務公司雪鐵龍4S店,檢測出的問題,若修需花費一千多,老公決定回唐再修。我們三車四家從游覽霍爾果斯口岸后開始分開走,今天他們也到烏魯木齊去換在昭蘇修補過的汽車轆轤,我們相約中午在“新疆第一盤"相聚,我們又要大團圓啦!
烏魯木齊街景。開車在城里穿行,又到了擁堵的大城市,街景讓我感覺就象到了內地。在城中穿行,發現了烏市有名的國際大巴扎,隱藏在這些高樓大廈之中。因與朋友們相聚定的時間快到了,所以沒在此停留,小有憒憾。只能隔著車窗看看外景到達“新疆第一盤",這是朋友老高找的好地方,大隊人馬在此團聚。
這家餐館不一般啊!居然是“榮獲大世界基尼斯餐飲大盤之最"的餐館。餐廳內裝飾“老瘦"是文化人,看著餐廳的擺設在想什么。“老高"在為大家服務一一點餐。這盛有大盤雞的盤子直徑足有一米!誘人的面食,午飯過后全體繼續趕路,下一站,計劃中的吐魯番。過烏拉伯收費站,出離烏魯木齊,開始在G7上行駛。戈壁灘上種有樹木,過新疆化肥廠出口后,兩邊有大片的大風車。距烏魯木齊60公里到達鹽湖收費站,沿途北側天山,南側牧場。又進天山又行駛53公里過小草湖收費站,之后在托克遜縣的公安檢查又是免檢放行。
過小草湖立交大橋后戈壁灘上又出現大面積的大風車,這里距吐魯番67公里,此時外面35度,而在天山里是29度,氣溫逐漸升高。吐魯番位于天山的東側,有的地方比海平面還低。夏季氣侯炎熱,多為四十多度。此行我們要去著名的景點一一葡萄溝景區。距烏魯木齊167公里后到達吐魯番,一股股熱浪不斷襲來,車外37度,還好,前些日子這里總是四十多度的高溫,而那時我們正在南彊帕米爾高原避暑呢!
出收費站前行,見前面有一旅行巴士停靠,見游客紛紛進入一戶人家,我倆緊跟而去。這是一戶人家的大院子,游客們在賣家的介紹中購買各種葡萄干。出離小院,沿村中小路行駛,旁邊的引水渠嘩嘩作響,這是高山融水奔流不息。從村中出來,發現大片的葡萄地。
見一摘葡萄的兄妹倆,遂上前詢問葡萄溝景區情況,我被這吐嚕蕃農家美少女吸引。這是他們的家,小伙子上過漢語學校,交流無障礙,熱情地為我倆指路,為表示感謝,我們買了他家一箱鮮食白葡萄,粒小,無籽,甜度估計能達22一24,這是吐魯番葡萄品種之一。驅車來到吐魯番葡萄溝景區大門口,在它的東側廣場上有房屋建筑,走入一看是賣葡萄干的,價格貴得讓人吃驚!
不買!在一當地人的引導下我們隨他進入景區,這是葡萄架長廊。見一家旅游者在進行拍照這里有王洛賓音樂藝術館,喜歡他的作品,憒憾這個地方我沒看到,借朋友圓舞曲的作品作個紀念。吐魯番的葡萄溝景區共五條溝,一直往深處走才是最正宗的地方。從景區大門到這里大概八公里,如果你看到這樣的三個大字“葡萄溝"才算來對正地兒,這條溝才是最古老的葡萄溝。
在領路人的家中我們買了許多品種的葡萄干:綠香妃、女人香、男人香、黑加倫等等,價格均在四十元左右一公斤,比景區大門口處賣的便宜一半。這是景區深處中的一個電力所。開著車在葡萄溝觀光,見有孩子們在水池中戲水,溝內溪水是從山上下來的,干凈清涼;也有許多維族人坐在自家的葡萄架下招攬生意,這里家家戶戶都是用葡萄架罩著大院子,院內有新疆民族特色的漂亮的大床。
夜幕降臨,我們在一個農家樂吃抓飯,看到院子里的陳設覺得很新鮮,這可不是舞臺,而是今晚要入住的院子里的葡萄架下的大床啊!在這樣無房頂的地方住宿,人生第一次,真是新奇的體驗。今天共行駛公里403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