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蘿卜山在哪?”這是段家武每天都要回答粉絲的問題。作為臨滄市臨翔區頗有知名度的短視頻創作者,在快手、抖音、上名為@蘿卜山的青松的段家武擁有數十萬粉絲的支持。不論在制作方言段子,還是在直播的過程中,“蘿卜山”,永遠是他嘴中出現最多的高頻詞。蘿卜山村,地處臨翔區馬臺鄉全河村,位于五老山與叫雨山連線中段,相傳,因村內氣候適宜種蘿卜,種出的蘿卜個大質優,深受人們青睞而得名。蘿卜山清早驅車前往,到臨翔區著力打造的大東環線與進入蘿卜山的交叉路口,只見幾個帶著笑的雕塑“大蘿卜”站成迎客的姿勢。
![拔蘿卜人物銅雕1](http://home.diaosu8.com/upfiles/21052120/204407_42615.jpg)
沿著彩色路往下,車窗外目及之處盡是翠綠的山,清新的空氣從窗外吹來。馬臺鄉人大主席何自然說:“這個村民風淳樸,群眾內生動力強,再窮的人家都把家打理得干凈整潔。以前路不通,是馬臺鄉最窮的村,脫貧攻堅以來,各項扶持政策下來,群眾發展的愿望非常強烈,做什么都心齊,經濟的發展雖然還沒有實現飛速,但無論思想上還是行為上變化都很大”。穿行于村間的青石與水泥板路,進入靜謐古樸的村子,走了一會兒,上個小坡,便來到到“青松哥”家,門口鮮花正開放,香氣撲鼻來,大門傳統古樸,走進門去,但見瓦頂木壁土基墻的傳統房屋,那是記憶里老家房屋的模樣,濃烈的“鄉愁”撞擊著心扉,無意中就透出對這一景一物的親切感,禁不住伸手去撫摸那門那窗那墻。
還沒從“鄉愁”里回過神來,青松哥就迎了出來。他說,成為網紅純屬偶然,開始時只是在朋友圈里發發自娛自樂的小視頻,不成想這些小視頻“火”了,有人就教他玩起視頻來,在不知不覺不盼不望間他就成了“網紅”。青松哥對家鄉蘿卜山的愛深厚而執著,他用自己村的名字冠網名——“蘿卜山的青松”。成為“網紅”后,每一場直播都會向粉絲們細細講解“蘿卜山”的由來和“蘿卜山”的蘿卜,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推介自己的家鄉,“我這也算是在‘賣’蘿卜了吧。”蘿卜山青松哥笑著表示,經過自己的推薦,不少粉絲慕名而來。來的人多了,自己心想,得讓他們的吃喝玩樂有去處。
于是,2017年底,經過一番規劃設計,他將自己原來的老房子改建成農家樂——“青松家園”,并于2018年底開業運營。有吃有樂后來的人更多,他說:“最多時每天接待200多人、三四十桌,平均每天兩桌,一年營業額60多萬。
長期請工2個,見天請工一年也有百把十個,算是為部分群眾提供了務工機會,以后還會越來越好。”“青松哥是一個有情懷的人,哪家有難有困都幫,他段子表演得好,讓村里有了村民想都不敢想的農家樂,很多人沖著他來,這一來帶動了全村,我們‘蘿卜山’也有了一些名氣。”說起“青松哥”,蘿卜山村組長李光忠一臉驕傲。“路變好了,我們出得去、外人進得來,村里不閉塞了。
”青松哥說,自己作為一名草根網紅,最大的愿望就是可以通過自己讓大家也富起來,“既然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還可以讓家鄉越來越好,誰還想出去打工呢?”就下一步的發展,青松哥表示,蘿卜山因蘿卜得名,蘿卜就是特色,一定要在“蘿卜”上做文章,打造“蘿卜”元素的觀光旅游,在他的農家樂里首先推出蘿卜宴,帶動全村把蘿卜做成產業,讓來客游村子、吃蘿卜宴、賞蘿卜花或帶孩子在“拔蘿卜”中得到不一樣的快樂體驗,讓村民得到不一樣的收獲。